《历史时空多元宇宙》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了chuanyuele.com
872年5月3日,东盎格利亚,伊利。
晨雾初散,英格兰王旗下的王城伊利刚刚从战火中安静片刻,但亚瑟王等人尚未来得及整军——北方传来角号声,如雷贯耳。
古思伦回来了。
率两千余残军,其中有百余狮鹫骑兵,上空阴影翻涌,半兽人持重斧咆哮而来,战意犹在。
亚瑟立刻召集众将,立于城墙之上,目光如电:
“狮鹫来袭,树胡与精灵守后,矮人稳中军,我军正面迎敌!”
英格兰骑兵由顿诺尼亚公爵——埃塞尔伍尔夫亲率而出。
他虽年迈,仍披甲上马,战意不减。其子阿瑟尔斯坦伴骑左右,两人并肩冲锋。
城下,一场短促而惨烈的冲突爆发。
古思伦手持黑铁长枪,身穿猩红战袍,在半兽人护卫下冲杀英军最前线。狮鹫盘旋空中,俯冲撕裂城防。
埃塞尔伍尔夫挥舞长剑,斩数名敌将,但就在他策马跃过壕沟之际,古思伦一记投枪猛掷而出。
铁矛破风而至——
噗!
长枪贯胸,公爵翻身坠马,重重砸落尘中。
顿诺尼亚公爵,阿瑟兰之弟,英格兰元老重臣——战死。
战场寂静数息,阿瑟尔斯坦一声怒吼,奋勇冲出,将父亲尸体护于身后。
阿拉贡率援军反击,狮鹫军团长马克从天而降,一斧将一头敌方狮鹫连同骑手一劈两断。
战斗持续五日,直到5月8日,古思伦见英军伤亡虽重,但军纪严整、战法灵活,不再恋战,率残军撤出伊利。
伊利之战——胜。
但这是一次带血的胜利。
营地内,亚瑟披挂卸下,走入灵堂。
埃塞尔伍尔夫的遗体已用白布包裹,安放在银木棺中,王旗盖身。
亚瑟亲手在棺前跪下,低声说:
“叔父,我未能护你周全。”
兰斯洛特、阿尔弗雷德、阿拉贡、瑟兰迪尔等人也纷纷低头行礼。
随后,亚瑟将顿诺尼亚公爵之印亲自交给阿瑟尔斯坦:
“你之父殒命疆场,你将继其位。”
阿瑟尔斯坦握拳跪地:“我誓以鲜血守此印,斩尽国敌。”
当夜,英格兰众将召开战议。
敌主力尚在苏格兰,东盎格利亚虽乱,但后方空虚。梅林与甘道夫合议后提议:
“趁胜而进,趁南境未稳,分兵取伦敦。”
亚瑟点头:“我率一半军前往伦敦,先断敌后路。”
英格兰军队迅速重整。
留守伊利城防的是阿瑟尔斯坦、高文、树胡、莱姆利、贝德维尔等人。
而进攻伦敦之队则由亚瑟亲自统率,出征阵容如下:
亚瑟王统帅全军;
阿拉贡任副将,统步骑混编部;
阿尔弗雷德主军务与前线战略指挥;
兰斯洛特率圆桌骑士团先锋;
狮鹫军团总统领马克率空骑千余;
国师梅林与甘道夫掌魔法阵地;
瑟兰迪尔与莱戈拉斯率精灵游击射手百人。
872年5月9日清晨,伊利南门,出征之日。
亚瑟坐上狮鹫“银翼”,披风猎猎,手持王剑,望向南方。
阿瑟尔斯坦抱拳:
“陛下,待您凯旋,我誓以伊利不失寸土。”
亚瑟回望他一眼,语气庄重:
“守住北境,守住民心。若我南败,你就是英格兰最后的防线。”
随着一声狮鹫长鸣,亚瑟军启程南进。
目标——伦敦。
872年5月13日,东盎格利亚,伦敦。
风雨初止,雾气蒸腾的泰晤士河两岸,英格兰军团缓缓推进。
王旗在晨光下高扬,银狮披甲而立,数千狮鹫盘旋空中,如怒涛般逼近古老的伦敦城。
此城自被维京人占据后,早已不复从前的秩序与文明,如今变作一座铁血要塞,遍布木桩陷阱与黑旗魔符。
亚瑟王率大军驻于南岸高地,目光凝望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