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门再次被推开,张清樾离开后,咖啡店内除了歌声外,再无别的声响,如寂静星石。
刚才播放出的港乐,也已放完,随机切放到了歌单另一首。
站在制吧台后的时娓,轻眨了下眼,却后知后觉地想到。
《那谁》是首粤语歌,张清樾他是听得懂粤语的吗?
时娓不得而知,也无法去确定。
以及,她不知道的是。
在不久的将来,张清樾会贴近她的耳畔,嗓音温情地用粤语念了童话诗给她听。
迈进宜桉市的十一月,空气中冬季气息渐起。
虽还未落下第一场雪,天色澄澈地却已似雪地里的玻璃种
张清樾带着时娓去吃了一家私厨菜馆,位置是在一处寺庙附近。
私厨环境清静,庭院中亮有温暖的光,微风拂过,也有不知名的淡淡花香。
通都大邑的宜桉是一座历史文化都深厚的城市,佛教历史更是悠久。
每逢初一和十五,重要节假日,宜桉大大小小的庙宇内都是人头攒动,沉香袅袅。
时娓犹记得,年少时,家中的长辈都会时常带着小辈们,去寺庙烧香祈福。
所以这处寺庙,时娓是来过的,可她却不知,什么时候这儿的附近,开了一家庭院私厨?
难道是新开没多久的么?
但看起来,也不像。
毕竟这处私厨菜馆的老板,一位精神抖擞,很有大厨风范的老者,瞧起来是和张清樾很熟悉的。
当落座后,时娓看向张清樾,她下意识地问出了心里的好奇。
张清樾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拎起紫砂壶,为时娓斟了一杯清香热茶。
在悠悠茶香中,他抬眸目光落过来,极轻地笑了下,对她说。
这家饭馆开了有好些年头了,初次过来吃。也是年少时,他随着长辈一同在寺庙烧香礼佛完后,家中长辈带着来的这家私厨饭馆用餐。
时娓闻言,捧着茶杯饮了一口热茶,她恍然大悟的点了下头。
难怪,私厨老板瞧起来和张清樾很熟悉。
而为宜桉人,似乎童年时期,都免不了会被长辈领着进寺庙烧香祈福。
简直都是共通的童年记忆。
讲到这儿,时娓面露回忆,她眼眸微亮地道:“张清樾,我记得初中的一个寒假,我和家里人去了寺庙,恰逢那天下了一场好大的雪,白茫茫的雪花如月光一样叠在一块儿,红砖碧瓦的庙宇在雪天里看起来肃静又美丽。”
随着面前姑娘的话儿,张清樾眉梢轻扬地看着她。
只觉得,这姑娘有她独特的可爱,竟会把落雪形容成叠在一起的月光。
张清樾笑了一声,他抬手再次拎起紫砂壶,动慢条斯理地往时娓茶杯中斟至七分满,并语气自然说道:
“在今年宜桉落雪的冬天里,一起去寺庙?”
张清樾斟茶时,他指尖都似缭上了浅淡茶香。
莫名地,时娓被吸引了目光,只觉得他的手指格外好看,修长又骨节分明。就连指骨处的那一抹弯疤,都似恰到好处。
所以分神的几秒内,时娓并未细听张清樾的话,只下意识的点了头。
当回神后,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和张清樾再次做下了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