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战中被击沉,没错就是击沉孙策从没见到过有人会把投石炮与武钢弩车装在斗舰上。会战之初的场面极其惨烈,间隔四百步东吴水卒在庞大战船上投射弓弩,接着在二百步外投射第二轮箭矢,接着准备第三轮。
值得一提的是,江东人从吴郡离开时慌不择路地开走岸边所有能动的东西,所以孙策的座舰是一艘横行大江的楼船。因为上有五层,弓弩投射距离更远,实际上他们在五百步时就已经可以准备放箭了,只不过因为船上储存箭矢不多,为了刻意追求精准,才在四百步放箭。
当田豫的先遣船队逼近二百步,孙策还以为他们的目的是近身接战,躲避箭雨的江东水卒大多笑弯了腰。楼船的船舷比斗舰足足高出八尺,燕氏水卒如果想爬上楼船,难度绝非一点儿半点,最大的伤亡将会来自头顶的长矛。
但剧情和孙策的部下想象中不同。
燕氏斗舰在百十步外纷纷打横,露出其侧面船舷的石砲与武钢弩,飞石与长矛齐出,把孙策军砸得哭爹喊娘。
显然,对孙策军来说,田豫的这种操超纲了啊
楼船坚固的船舷与吃水线那面坚固的船板并不能阻挡能将城墙砸出豁口的石砲,守城用的羊石头迎面把船头砸漏,船头加装青铜兽面撞板直接被三块飞石击碎脱落,接着船首漏水无可避免。
庞大的楼船在海上即便没有风浪,因重心太高也有侧翻的风险,何况漏水之后。孙策落在海里,随后被部将乘斗舰救起,不过楼船上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孙坚三子孙翊、幼子孙朗落水而亡。随军武将文臣阵亡无算,最凄惨的便是承载着孙氏女眷的战船因押后被绕路偷袭的校尉伦直扣下。
抢夺家眷船的战事不要太简单,因为船上的护卫武士居然都是女子妇人,而伦直所率的校尉部则皆是汶县久经操练的老卒,不过片刻便扣下船上百十余孙氏家眷,操船远离战阵,待孙氏主力反应过来时已来不及追赶,致使军心大乱。
损失还是次要的,关键问题是这场水战并非孙氏意料之中,就算趁势将田豫的船队尽数击溃都没有用。击败孙氏的不是田豫也不是徐晃,是江东本土那些叛变的世家大族,转手将先前效忠的主君卖给燕氏,把他们从城池中驱逐出来,孙策是逃命来的。
没有城池、没有辎重、没有土地,死一个兵他都心疼,更别说船队几乎被燕氏毁掉近半,还被抢去族中女眷。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而是孙氏在迁徙途中受到截击,损失惨重。
孙策想去的是吴郡南走两千余里西面的不知名海岛,实际上他也没去过那个地方,就连听闻也只是从周瑜口中听到这个地方,而且周瑜也没去过。过去他们只是从来往客商口中听见这个地方,知道海上有那样一个大岛,足够他们繁衍生息。可如今田豫的船队就横在南面,将他们前去的去路阻断。
有心退回吴郡,却又深知江东已为徐晃部占领,过去他们据守扬州便打不过徐晃,更何况如今。
在海河州的列姑射,也就是不知名小岛边上,孙策的船队在此停靠,清点军卒后他们堪堪还剩三千余军卒,原本显现出紧张的战船居然有了富余,更凄惨的是海战对人才的损耗。如今孙氏可用大将只剩周瑜、蒋钦、韩当、祖郎等不过十余,谋士幕僚则更少,除了张昭之外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士在这次州人声势浩大的反叛中,各地诸郡县长吏是中流砥柱,皆反了孙氏。
而孙氏,也只剩下孙策与孙权。
似风中残烛,不堪一击。
他们所占据的海岛不过方寸之间,三千余军卒不过两个时辰便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将整个小岛巡查干净,除了有些走兽之外,整个小岛毫无人烟,地势除了一座高耸的山石便一马平川。
可孙氏并没有马,只能用腿来丈量。
孙策将这座无名岛屿称蟹岛赤尾屿。
好在燕氏的水军没有追击过来,这给了孙氏休整的机会。
在这座岛上,孙策得到了野果、兽肉、鱼肉及木材,并得到流窜途中的落脚点。因这座岛不足以养活他们三千余壮男,他们迫切需要航行至有人烟的岛上才能继续存活。周瑜根据早年辽东商贾的见闻向孙策建议道:“昔燕氏平高句丽时,其国王子伊尹漠曾自乐浪入海南行至瀛洲,言说瀛洲有大岛,岛上兵弱,可活人。”
孙策在海岛上点起篝火,木枝串着海鱼烤得劈啪响,将目光望向东北方向的茫茫大海。
朝这个方向航行过去,可能会抵达瀛洲,也可能会抵达乐浪甚至辽东不论是哪个地方,都将有另一场大战等待着他。
正文第三百一十九章龙虬
“这不是瀛洲”
孙策言之凿凿,张弓的手拉满了弦。与他背靠背的周瑜提着八面汉剑严阵以待,对左右虎视眈眈,缓缓颔首道:“绝非瀛洲”
五月下旬,孙氏船队被田豫截击于东海,六月初孙策引船队逃至蟹岛,随后派出船队向东南搜索,其余人马在岛上准备食物、补充箭矢。谁也不敢想象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缺少工匠没有铁矿,他们新的箭支不但没有羽毛就连箭头都只能用石头代替,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军队就会变成一群会开船的野人。
七月,从东北回还的船队带回发现大岛的消息,孙策部人心振奋,遂乘船出海。堪堪半月,他们在一片远远望去好似海中卧龙的大岛登陆,而且还发现有人活动过的踪迹,只是军队沿岸搜索近百里都未发现人烟。
没人烟,孙策的兵也要吃饭,于是打渔、狩猎,不单单军卒,就连孙策自己也加入这个愉快的活动中,提着张弓带着周瑜与一行亲兵摸进密林打猎。
接着就出现开始的那一幕,孙策持弓、周瑜持剑,在他二人左右十几名亲兵水卒持矛架弩他们被包围了。
林间人影绰绰,有张弓的声音传来,孙氏水卒喊话几声却无人回答,接着箭雨便扑面而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数十支箭雨射来,孙策身后传出一声惨叫,一个孙氏水卒的手被射中。孙策转过头去,部下手上赫然扎着一支木箭,拔出来没有箭簇的那种。
这是啥
孙策还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使用这种箭头,接着便见到敌人用这种箭头,野人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木箭连皮甲都射不破。孙策当即一声令下,十几名部下引弓操弩,几名步卒拔出刀来朝林间迎着箭矢杀了过去,战斗不过持续片刻,密林中的袭击者留下三十多具尸首,余者蹦蹦跳跳地跑远,两名从前在扬州做过斥候的水卒提刀跟上,消失在深林中。
准确地说,孙策等人才是入侵者。
“兽皮、藤衣、还有铜刀。”
军卒将尸首拉至空旷的地方,避开茂盛容易隐藏敌人的林地,远处来自岸边的部下正列队集结奔来,周瑜看着尸首身上所携的物件,拉着拾来的软木弓对孙策摇头道:“就是六百年前中原都不至如此,这是什么地方”
孙策同样摇头,在一个身着翎羽饰皮甲裙的尸首手中捡起一柄锈迹斑驳的铜剑,对周瑜笑道:“还是有能用的东西,这剑看上去就不错。”
剑身的锈迹显然经过良好的打磨,依然显出清亮,不过初一入手便令孙策感到奇怪,这柄好似短剑的配重显然不对,剑柄有些过于沉重了。接着他便仔细端详剑格,便在剑刃尾端瞧见刻着的小字:七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告丞义工兢。
“公瑾,剑上铭文,何意”
周瑜接过短剑啧啧称奇,扬头对孙策笑道:“这剑比我等十数人加起来还要再长些年岁,这是先秦时候的剑了。”
“相邦吕不韦造,是说国相吕不韦督造;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这是秦王七年的古物,真是精巧”
周瑜说着,目光有些神迷地摸着剑身,几百年前的秦剑,用到现在还没损坏,这已经无比神奇了。到这个时候孙策也看出来,这剑并非配重不对,而是因执剑人不断打磨而缩短,起初可能是接近四尺的长剑,不过到如今已经变成尚不及三尺的短剑了。
这把剑如何流落到这里,孙策并不感兴趣,即便周瑜猜测是秦灭六国时越国遗族逃进海上最终抵达这里。不论如何,他们的人数不会太多,最终为岛上的野人所灭,否则也不至于让这些人到现在还用破烂一样的兵器穿着破旧的兽皮。
至于这里不是瀛洲,孙策能百分百肯定。他们在船上时专门问过韩当高句丽的情况,既然高句丽王子伊尹漠逃到瀛洲,兴许依靠他们较为强势的兵马已经使瀛洲重归一统,不应当显现出如此弱兵。
重回岸边的孙策等待不到半日,待到傍晚时便见先前的斥候亡命般地自林间窜出,连跑带爬地奔至近前,水都顾不上饮上一口便像吓傻了一般朝身后密林的方向指着道:“将,将军,快走,快上船,岛上有燕军”
燕军
孙策愣了一下,瞬间面上表情极为精彩,瞪大了眼睛好似铜铃,道:“燕军,燕军怎么会在这”
“不知道啊,他们跟野人是一伙的,野人回到部落没多久便找来了燕军,他们有骑兵,上百人船停在北岸,岸边有很多帐篷,大斗舰,许多艘”
田豫居然追到这儿了,这可真是跗骨之蛆
孙策别无他选,他并没有打算在这座不是瀛洲的大岛上与燕军拼个你死我活,再打下去孙氏便不剩分毫,这绝非他所希望瞧见的模样。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原路登船待绕开此处后再靠岸收集食物,而后继续向东北寻找传说中的瀛洲。
走就走吧,反正这座大岛看上去也不像富庶之地。
没错,这座名叫龙虬的群岛的确不是什么富庶之地,甚至就连龙虬这名字都是田豫在自高句丽发兵袭袁绍时渡海顺手扑灭伊尹漠在倭岛上叛乱的战事之后途经此地信手起的。岛上土壤贫瘠,金银铜铁等金属少到令人发指,致使岛上百姓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不过虽然他们与中原语言不通,使用的文字却是汉文。
六百年前的汉文,或许是应当叫秦文。
依靠猜测,他们学得很快,没多久便能与田豫留下的兵马用书写来交谈。这座岛上虽然没有很多有用的东西,但也出产属于自己的特产,海螺壳、海龟壳、玳瑁、珍珠。
这些稀有物事对燕氏很有利故而,孙策发现的并非是田豫,田豫如今早返回吴郡了。他们发现的,是一支燕氏留在这里的船队,专司从乐浪运筹粮食、农具,至龙虬交换珍品的商队。
只不过这商队里都是武士罢了。
注:龙虬即琉球。
正文第三百二十章开市
兴和五年的农忙之后,邯郸近畿又进入大兴土木的时期。
受封赵王已有几年的燕北在收到孙氏出逃海外的消息后才终于找到一点近似高枕无忧的感觉。这倒不是说孙氏对赵王的威胁有多大,实际上孙氏一直以来对赵国都没有什么威胁,不过是割据一地的小诸侯罢了,恰恰是因为他们人畜无害,才让燕北觉得逼走他们是一件好事。
江东毕竟地处东南,而燕氏的主要敌人刘备与曹操则位于西南,两面战对辎重运输带来的压力极大,如今孙氏兵败流亡海外,意味着扬州重归中原治下,燕氏又多了一个后方产粮的州域。
扬州种米很好,虽然东南一直以来没有多少百姓,也比不上中原交通便利,但因多年无大战事,州中百姓务农不曾发生像北方很多地方因战事导致田地荒芜的事,故而扬州粮食产量甚至可以比拟中原。
这便为燕氏形成了司州补给益州马超、赵云军;扬州向荆州张辽部以水路输送补给、兖州西部与荆州北部向张颌军输送补给的辎重运筹,进一步减轻赵国压力。
今年燕北照例派出两支军队,一支是已经有出塞经验的太史慈部由幽州出关,沿途稳固亭塞,向西征讨步度根;另一支便是麹义所率的征西域军,肩负着收拾宋建与带张鲁以道教西传的使命进入凉州,向西域进发。
这才不过刚走了俩月,陈群便已经在凉州向燕北接连送来四五封书信,坦言凉州辎重压力极大,希望能减少对赵云部的补给。想来也是,凉州原本便是苦寒之地,即便归属燕氏后,朝中也没有能力在凉州做出太大改变。陈群能够管辖好汉羌杂居的凉州刺史部便已实属不易,凉州本土的百姓饭都吃不好,他又能从哪里弄来供给麹义军西征的粮食。
凉州最多只能担当粮道的责任,兵粮的出处,还是要靠司州的屯田。
其实汉朝最早出现屯田的地方是伏波将军马援屯兵凉州时的军屯,不过如今早已衰败,就算供
穿越了【chuanyuele.com】第一时间更新《纵兵夺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