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并辗压在履带下的民房中,有一间就是印度第4步兵师的指挥部31岁的大卫少将及他的参谋们没想到他们的部队会崩溃得这么快,前一秒他们还希望部队能再撑一会儿,接着第5炮兵团就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火力将德国人打回去,后一秒就看到陷入混乱抢着逃跑的印军。
匆忙间,大卫少将让一名参谋去控制局面,自己在指挥部里与第5炮兵团联系并命令他们马上朝目标开炮就在这时,一阵“隆隆”的坦克马达声在后方响了起来,就在大卫少将朝声音方向望去时,整面墙瞬间倒了下来。
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那名被大卫少将指派去控制局面的参谋,他做了俘虏并向德军供述了指挥部的地点,德军把残砖断瓦挖开确认了这一点,并且还找到了一张阿拉曼防线以及尼罗河防线的布防图,还有其它一些对德军很有用的情报这些情报正是因为房屋的瞬间倒塌而没有时间销毁。
秦川当然不关心这些。
这一方面是因为将军、指挥官什么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尤其是印度第四师已经被击溃,他们能乘黑逃走的大慨只有三分之一,那么就算大卫少将及他的指挥部成员还活着又能怎么样他们还能组织起这些残兵败将继续战斗
算了吧,印度士兵早就被吓坏了。
另一方面,那些缴获的资料和情报秦川知道的要比这些多得多。
当然,这样一来也是有好处的,至少秦川就不用找什么借口透露什么情报了。
没过多久,德军坦克就将整个村庄都夷为平地如果说还有什么幸存下来的房子,那也是用机枪扫射或是用手榴弹、炸药包炸过一遍的。
按计划,第21装甲师此时应该要直取亚历山大切断阿拉曼防线的后勤补给线,但是一通炸在来路上的炮弹却改变了斯特莱克将军的想法。
“我们遭到敌人炮火的轰炸,将军”炮兵团团长提欧上校报告道:“从炮火的位置来看,他们大慨距离我们六公里”
“拖住他们”斯特莱克将军当即下令。
“是,将军”
所谓的“拖住他们”其实就是用炮火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或者也可以说是与对方展开小规模的炮战。
而这又是英第5炮兵团最擅长的因为他们装备的是“牧师”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的优点就是转移速度快:普通的拖挂式火炮在开火后要转移必须将炮收起挂在汽车后,这不仅目标大速度还会慢得多,而自行火炮则可以随打随走,这在炮战中能占很大的便宜。
问题就是第5炮兵团不知道对手只是个诱饵,而他们要掩护的印度第四步兵师已经崩溃了这就是远程炮火的弱点,他们要攻击的目标往往是十几公里外的目标,所以他们通常都看不到敌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就是瞎子聋子,必须依靠前线提供的坐标才能战。
此时的第5炮兵团团长查尔斯上校就在紧急呼叫印度第4步兵师指挥部不久前查尔斯上校还与大卫少将通过话,他就是按照大卫少将提供的坐标实施轰炸的,可是现在大卫少校那边却没了音讯。
“去他妈的”查尔斯上校骂道:“他们难道就不能多弄几套通讯设备吗”
查尔斯上校以为这是因为电台故障或是急着转移等原因而失去了联系,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卫少将连同他的电台已经被埋在了瓦砾中。
“上校,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参谋问。
查尔斯上校明白参谋的意思,如果没有人在前线提供坐标或是观察的话,炮兵团很可能只是瞎打。
“观察员进入位置没有”查尔斯上校问。
正如之前所说的,炮兵战总是需要往前线派出炮兵观察员,有时还会在高处用高倍望远镜设下观测站观察远距离目标。
“可能还需要几分钟”参谋回答。
这时一名通讯兵就匆匆忙忙的跑上来报告道:“上校,观察员报告,印度第4步兵师已经溃败了,到处都是溃逃的印度士兵”
“什么”查尔斯上校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这也就意味着德国人已经突破防线了。
更糟糕的还是第5炮兵团不久前还朝敌人方向发射一批炮弹,这无异于告诉敌人自己的位置。
想到这里查尔斯上校赶忙下令:“撤退,马上撤退”
但这时要撤退已经太迟了,照明弹从几个方向升上空中,将位于中间的上百门自行榴弹炮以及数十辆装载炮弹的汽车照得清清楚楚。
正文第一百八十一章7自行榴弹炮
炮声在照明弹亮起来的那一刻就响了起来。
德军的坦克炮、反坦克炮、榴弹炮以及迫击炮等等,劈头盖脑的打出一片炮弹朝英军的自行榴弹炮阵地砸去。
做为一款榴弹炮,7自行榴弹炮的防护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正面装甲厚达51,这甚至都超过德军“三号”坦克的正面装甲。
这也是斯特莱克将军要围歼第5炮兵团的原因之一
7自行榴弹炮有着射程远、装甲厚且机动能力还相当不错的优势,这就决定了它会对坦克战斗群构成相当的威胁。
一个坦克战斗群若是正面撞上了7榴弹炮群,坦克群必须抵近至一公里左右才能对7的榴弹炮群构成威胁,而7原则上来说在十一公里外就可以用炮火打击敌坦克群。
再加上其最高时速达42公里,于是只要7愿意,就可以与德“三号”坦克始终保持距离形成一种“我能打得到你而你却打不到我”的优势。
最终就算面对面进入了彼此的射程,7依靠着正面装甲的厚度也并非没有一拼之力。
当然,任何装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7的缺点就是装甲是开放式的,也就是顶部没有装甲,其侧面装甲不但薄而且还挂满了炮弹这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火炮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炮弹,而自行火炮为了能够达到随打随走的目的又必须把炮弹装在炮身里。
7试生产时就存在这个问题它原本只能装24发炮弹,停下打一轮就得补充弹药,这使它与拖挂式火炮没有太大的优势。
于是,美国佬硬生生的将7改造成了可以携带69发炮弹
69发,而且还是105口径炮弹,就使炮体侧面甚至是炮手脚下都铺满了炮弹,乘员都可以说是坐在一个弹药库存上。
这在实战中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就像现在,德军一发高爆穿甲弹击穿自行榴弹炮后立时就引起了炮弹的殉爆。只听“轰”的一声,一辆威风凛凛的钢铁怪兽瞬间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化为了一团火焰。
又因为自行榴弹炮是开放式的,爆开的弹片在战场上乱飞乱射打得附近几辆自行榴弹炮的炮手死伤惨重。
德军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也不示弱,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雨点般的炮弹朝英军倾泻,霎时就将这个榴炮阵地炸成了一锅粥。
英军毫无还手之力大口径火炮总适合远程射击,7也不例外,它的火炮射角为35度,这使其最近射程为800米,而此时的德军正处于这个最近射程的边缘。这使英军能使用的就只有右上角的自卫武器127高射机枪。
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济于事,因为庞大的车体会使他们成为德军很好的目标,而坐在炮弹上的他们一旦被击中就会瞬间在这个世界消失。
不过这似乎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他们至少可以毫无痛苦的死去剧烈的爆炸就会在他们意识到痛苦之前就将身体及意识撕成碎片。
这场战斗就没秦川这些步兵什么事了,因为对于那些剧烈的爆炸以及冲天的火焰来说,他们手里的步枪以及射出的子弹实在是微不足道。
轰炸整整持续了十五分钟,英国人总算有机会举起了白旗并让德军看到,于是炮声这才缓缓停了下来。
德军其实一开始就做好了要缴获这款美式装备的打算他们对于机动速度快的装备一向很有兴趣。只不过他们必须得第一时间就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否则事情很可能会失去控制。
最终,德军缴获了五十二辆自榴弹炮及二十辆装满炮弹的汽车。
斯特莱克将军对缴获的这批装备如获至宝。
原因是自行榴弹炮操简单,它虽然使用的是中型坦克的底盘,但操起来依旧是炮而不是坦克。
两者的区别在于坦克需要车长、炮手等协同配合,这没有几周的训练是很难做到的,就算勉强投入战场往往也会因为配合不好而成为敌人坦克的靶子。
但自行榴弹炮却并非如此,它只需要一个司机,其它的实际上就是炮手,与操一门105榴弹炮没有很大的区别。德军甚至只需要将汽车驾驶员和炮手编在一起。
于是斯特莱克将军马上就将缴获的自行火炮交给炮兵团,并命令他们自行调整炮组成员并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操。
事实证明斯特莱克将军的这种做法是十分正确的,这些自行榴弹炮在其后的战斗中依靠其出色的机动性为第21装甲师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炮火掩护,它们与其它德军火炮配合,甚至压制着英军三百多门火炮不敢轻举妄动。
接着斯特莱克将军就再不敢稍有耽搁了,他果然的指挥第21装甲师直扑亚历山大。
另一边的奥钦莱克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有如天塌下来一般面如死灰。
事实上,他是直到半小时后才得到确切的消息印度第4步兵师连同其指挥部被埋,第5炮兵团指挥部第一时间就被炸毁,它们都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向奥钦莱克报告情况。
直到英军侦察兵碰到了溃逃的印度士兵询问了情况,这才发现事态比想像的严重得多。
这也就是速度的魅力,也是德军“闪电战”屡屡在战场上能收得奇效的原因之一快速打击往往能使敌人来不及反应,因为敌人总是会在通讯、协同等方面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成份复杂的部队更有甚者还是在通讯不便且战机无法起飞的夜晚。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里奇少将着急的问。
奥钦莱克将军微微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他甚至都不知道德国人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无法确定德军的进攻方向于是阿拉曼防线就处处都是漏洞处处都要防。
考虑了一会儿,奥钦莱克将军就把目光盯向了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奥钦莱克将军说:“他们会进攻亚历山大”
正文第一百八十二章礼炮
如德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绕到阿拉曼防线后配合其它部队包围英军。
比如第21装甲师可以绕到鲁瓦伊萨特岭后与第15装甲师夹攻驻守在那的印军。可以想像,德军不用花多少时间就可以赢得一场战争并与第15装甲师一同突入英军防线内。
另一个选择就是直奔亚历山大,那是英军的主要补给港口,英军所需的物资和弹药就是从亚历山大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这两个都是好选项。
但奥钦莱克将军却判断德军会选择后者,原因是德军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距离天亮还有五小时,这差不多就是德军赶到亚历山大并发起进攻的时间。
如果让德军攻占了亚历山大,那么整条阿拉曼防线无疑都会崩溃。
反之,如果德军选择前者的话,他们就无法及时赶到亚历山大并且在天亮前攻下亚历山大。
众所周知,白昼是属于英国人的,英国空军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近水楼台先得月英军在亚历山大和开罗就有机场,而且德军的机场却在两百公里外。
所以,只要天色一亮,德国人的坦克就无法避免要遭到英国空军无情的打击。
也就是说,前者最多就是使阿拉曼防线北段崩溃,英军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是可以从阿拉曼撤退并在亚历山大构筑一条新防线。
德国人显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一场小胜仗。
于是,奥钦莱克将军就知道该怎么打这一仗了。
他二话不说拿起笔和尺子,在地图上将迪尔西茵和亚历山大两点连在了一起,然后说道:“这很可能就是德国人的行军路线,马上派出侦察兵跟踪侦察”
“是,长官”里奇少将应了声就去安排了。
随后奥钦莱克将军又下了一连串的命令,他的战方案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派出部队沿途打击骚扰德军。
原本应该是围追堵截的,但奥钦莱克将军不敢把目标定得太高,因为他知道英军的战斗力不如
小说推荐:《诡秘:魔女家的二五仔》《野火》【笔趣帝】《文豪1978》【笔趣库】《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洛杉矶之狼》《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