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只有一个步兵营,是因为阿拉曼防线有55公里,而此时的英军在兵力上略显不足,尤其奥钦莱克将军布设的这条防线还是向山凹陷的这使得实际防线要超过55公里于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见拙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防线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区甚至都用在埃及组建的非洲军代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鲁瓦伊萨特岭是个山岭,山岭有居高临下的好处,但同时也有山顶阵地面面积不大驻军不能太多的缺点驻守太多兵力会导致人员过于密集,遭敌人炮火覆盖时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负责鲁瓦伊萨特岭防务的约翰少校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旦凡参加过一战的老兵都有个特点,他们有相当多的构筑防御工事的经验一战打的就是堑壕战,所以经历过一战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战士,但一定会是个土木工事的好手。
约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鲁瓦伊萨特岭的防御布成三道。
这三道防线分别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兵力依次为两个排、一个连,两个连。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布置,它在给英印军提供防御纵深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英印军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线因为山岭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叠加,德军对第一道防线进攻就会同时遭到来自英军三道防线的火力打击。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虽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护,但英军的机枪子弹却居高临下的从头顶上倾泻而来,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炮弹,这使德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突破防线,甚至还损失了三辆坦克。
客观的说,印度第4步兵师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并不是说印度兵服从命令或是不畏生死虽然看起来似乎的确也如此,但性质却不一样。
说服从命令也没错,英军军官怎么说印度兵就怎么做。
但这却不是真的服从命令。
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往深层次的分析这却是一种“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质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创设的一个宗教,它把人划分为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可以随意对待低种姓直到现代,印度还存在因为低种姓贱民在菜地里捡几片菜叶就被砍断手掌以示惩戒的事,更可怕的还是印度人都以为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国人又是白人,同时英国人又武力强大殖民印度,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国人当高种姓对待,于是服从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没有半点违合甚至还以他们的“忠诚”为傲。
不畏生死也的确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军要顽强得多,甚至还有许多印度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乘黑靠近德军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这种战方式对于英军来说是无法想像的。
但这真是英勇行为
印度教宣扬的是一种来世精神也就是这辈子受苦下辈子就享福。
于是有许多印度兵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抱着下辈子享福的想法抱着手榴弹冲向德军的坦克。
所以这不是英勇,而是一种愚昧。
由此可知当年的雅利安人有多狡猾,他们建立起一整套的宗教体系套在印度人身上,不仅当代成功的奴役了印度人,还使这种制度世世代代延续直到现代,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还会延续
有句话十分适合印度人:要打破身体上的枷锁很容易,但要打破精神上的枷锁却很困难。
终于,在八辆坦克同时冲上来时,秦川和德军士兵们就用迫击炮、手榴弹和刺刀攻下了第一道防线。
当德军士兵在看到战壕里只有五十几具印度士兵的尸体时就感到有些沮丧,因为这个战果与他们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有些不成比例。
“继续前进”打红了眼的巴泽尔大声命令着,坦克稍一停歇就“隆隆”的带领着战士们朝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冲去。
天空中此起彼伏的到处都是发出耀眼光芒的照明弹,还有双方你来我往的炮弹,子弹的火花在黑夜中闪个不停,就像是荧火虫发出来的亮光,只不过随着火花而来的就是一发发带着啸声和散发出热汽的子弹,而且这些子弹还随时会要了你的命。
“上尉”这时一名通讯兵朝巴泽尔大喊:“上校命令我们撤退”
“什么你说什么”巴泽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时正是一鼓气突破敌人防线的时候,怎么会撤退
“上校命令我们撤退”通讯兵重复着这个命令。
德军士兵包括秦川在内在听到这个命令时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几乎已经到了体能的极限了,虽然他们明知道现在撤退无异于前功尽弃,但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撤退”巴泽尔有些气急败坏的下了命令。
士兵们跌跌撞撞的往回跑,秦川只感觉自己都像是根木头一样,即便是身后不断的响着枪声和炮声,但他完全不知道躲避他已经没有一丝多余的力气做躲避动了。
幸运的是英军在夜色里看不到目标,而且还有坦克跟在后头挡子弹,所以秦川最终还是平安的回到了汽车的隐藏地。
在即将上车时他只感觉双脚一软就瘫倒在地上,几名士兵赶忙连推带搡的将他弄上车,接着汽车“隆”的一声就开动了。
那一刻,秦川突然发现他之前一直憎恶的汽车车厢是那么的可爱,就像是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家。
“为什么撤退”库恩问着司机。
“我也不确定”司机回答:“听说是敌人一支装甲部队出现在我们的侧翼”
秦川脑海里飞快的闪过“斯特莱特”坦克的影子。
奥钦莱克变聪明了,知道在这时候不能死守着防线而应该以攻代守。或者也可以说,奥钦莱克更擅长这种后勤补给不受威胁的防御战,所以他的表现与之前判若两人。
现在德军该怎么办
秦川望着远处还在响着炮声时不时升起几颗照明弹的阿拉曼防线,再看看已经微明的天色
这几乎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至少今晚想要突破这道防线是不可能的,隆美尔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了。
正文第一百七十三章逃兵
德军一直撤退到十五公里外这个距离恰好能逃出敌人大炮的射程,除非英国人愿意冒着辗上自己埋设的地雷的危险把大炮搬到最前线。
但秦川相信英国人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此时英国人希望的就是休养生息。
原因很简单,英国人运输补给和装备的速度会比德国人要快得多,时间越往后就意味着阿拉曼防线越坚固,德国人突破它的可能性就越小。
秦川一下车就躺倒在地上,事实上,如果不是司机还另有任务的话,秦川都希望能在汽车的后车厢里睡上一觉。
其它德军士兵也差不多,他们一个个或坐或躺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就像是一个个行尸走肉似的,目光呆滞两眼无神,似乎是连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同时气氛也十分压抑,这不仅是因为疲惫,更是因为失败后的沮丧。
“原地休息”巴泽尔下令道:“为对你们的补偿,工兵会替你们完成工事的”
一听到这个命令秦川就再也顾不上什么了,他用最后一点力气从背包里抽出了毯子给自己盖上埋头就睡,尽管自己身上到处都是鲜血,甚至肩膀上还有一道被弹片划开的口子火辣辣的疼,但他却什么也顾不上,只知道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
但还没睡多久,秦川就被一阵枪声惊醒,他一咕碌的坐了起来端起了枪,并条件反射般的将枪口指向枪声的方向。
“嘿嘿上士,放下枪”维尔纳说道:“没有敌人”
“没有敌人”秦川感到有些疑惑:“那枪声是怎么回事”
接着秦川就听到巴泽尔的骂声:“放下枪,你们这些败类,回到队伍里去”
原来是有三个兵想乘别人睡着的时候逃跑,他们甚至都打算好了,只要能逃到马特鲁,就可以混在伤兵中登上开往意大利的船,然后再找机会潜回德国或者干脆就在意大利躲一段时间。
但是巴泽尔发现了他们,巴泽尔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不阻止他们的话,那肯定会带来一场雪崩式的连锁反应,于是就抓起冲锋枪朝那三个兵打了一梭子弹。
那三个兵被吓住了,他们转身对着巴泽尔,惊慌失措下,其中一人举起手中的步枪朝巴泽尔开了一枪,子弹擦着巴泽尔的身体飞过。
这时的巴泽尔本该打出一梭子弹将这三名士兵全部打死,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如果你们现在回到的队伍中的话,我会当什么事都没发生”巴泽尔说:“否则,你们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三名士兵一听这话就乖乖的回到队伍中去。
不久就有一队巡逻兵赶来,问:“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有枪声”
“是这样的”巴泽尔回答:“我的士兵刚从战场回来,他们累坏了,所以没有关保险导致走火”
“是吗”巡逻兵问:“没有伤亡吧”
“不,没有”
“你应该好好教训他们一下,长官”
“我会的”巴泽尔回答。
等巡逻兵走后,巴泽尔就小声的对士兵们说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且我们正在经历的也是最残酷的战争,但这不代表你们可以做傻事所以你们听着,下次就不会再有这么幸运了,明白吗”
“明白,长官”
当然,在死亡和战场这种强大的压力前,巴泽尔的这种做法仅仅只能起到一时的用。
不久,战地医院就发现了一些自伤和装病的现像。
秦川不知道他们会受到什么处罚,但是知道他们绝不会有好下场因为这是战争的现实,如果做逃兵和装病不用受到严厉的处罚的话,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尝试,于是用不了多久,德国军队就会像意大利军队一样了。
在这其中,秦川甚至还听到了一些几近“艺术”的操,比如吃了妮维雅防晒霜就会出现黄疸病相同的症状这甚至连战地医生都检查不出来,而它的成本又很低,许多人在来沙漠之前就自带着这样的一瓶防晒霜,只不过它只能使你暂时躲过一场较为危险的战斗。
如果你想永远离开战场的话那就得付出代价,比如一条胳膊或是一条腿。
为了避免伤口边缘留下火药灼痕,开枪的时候就必须隔着一块黑面包,更重要的还是事先编好一整套的故事。
秦川虽然从别人那听说了这些方法,但他却根本没考虑使用。
因为秦川明白,史上的这场战争最终会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到时美军和苏军会攻陷德国,到时任何一个德国成年人都很难幸存,就算是对美、苏没有威胁的伤兵也不例外。
所以,如果想要活下去,仅仅依靠这些“艺术”显然是没用的。
就在秦川想躺回自己的“床”上继续睡觉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就停在了秦川旁边,秦川认出了那是斯特莱克将军的车。
“上士”司机探出身子来朝秦川招着手:“上车吧,将军让你到他的指挥部去一趟”
秦川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当然就是为了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
但让秦川没想到的是,人倒霉起来就是喝凉水也塞牙吉普车在沙漠里才开了十几分钟,汽车左前轮就压上了地雷。
只听“轰”的一声,方向盘被震得脱出了驾驶员的掌握,汽车猛地转向了左侧,在翻倒前就将秦川和驾驶员狠狠地甩了出去。
秦川和驾驶员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周围是否还有地雷。
“这肯定是自己人干的”司机愤怒的说道:“我来时还没有地雷上士,你受伤了吗”
“不,没有”秦川一边回答一边检查了下自己,除了几处擦伤外毫发无损。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司机有些惊慌的问。
秦川知道司机这话的意思继续往前还是回头
但其实两者都不是好选项,因为都有可能触雷。
“去他妈的”秦川忍不住骂了声,今天算是跟地雷结上梁子了。
正文第一百七十四章问题
就在秦川和司机不知所措的时候,几个工兵走了上来。
“你们这些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名工兵不满的对两人叫嚷着:“是谁允许你们引爆我们精心埋设的地雷的”
“你们这些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