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现在隆美尔手里还有260辆装备了50口径坦克炮的“三号”,这让隆美尔有了轻敌之心。
“那些应该是敌人的侦察车辆”隆美尔说。
“将军”参谋说:“空军十分确定他们发现的是坦克,而且数量还不少,因为他们打出照明弹发现英国人匆忙掩饰”
“那么你觉得我们该如何面对”隆美尔打断了参谋的话。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第21装甲派往右翼”参谋回答。
“不行”隆美尔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我们不能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
隆美尔所说的“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指的是装备有50口径坦克炮的新型“三号”。
隆美尔虽然判断错了,但结果却是对了。
因为如果按参谋的建议将第21装甲师派往右翼,就会迎头撞上英军第30军,也就是说德军将要以150辆坦克对阵英军的430辆坦克虽然德军新型“三号”的确具有优势,就算对阵美制“斯图亚特”也是如此,但英军在坦克、反坦克炮的数量及空中力量的绝对优势依旧可以辗压德军。
直到一个德军侦听班在沙尘中迷了路所谓的侦听班就是侦听敌人电报信号的单位,他们常常开着一辆通讯车在沙漠中变换位置以获取更多的来自敌人方向的信号。
结果他们就发现一队队路过的英军坦克,少说也有几十辆,其后还有大批的汽车和装甲车这一下就把他们吓得不轻,赶忙将看到的情况汇报给隆美尔。
隆美尔这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侦听班报告的位置已经在德军防线内,而且这么多坦克和车辆显然不是他之前猜测的只是英国人的侦察行为。
于是
“集合”在秦川等人还窝在帐篷里睡觉时,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哨声。
士兵们没有迟疑,一咕碌就从行军毯中爬了出来然后熟练的整理装备这时虽然在黑暗中,而且也没人打手电更没有生火,但战士们还是飞快的完成了准备工并跑出帐蓬排好队。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应有的表现,他们所有的东西在睡前都摆在该摆的位置,比如背包在右手边,步枪在左手边,靴子在右脚旁这让他们根本就不用看,闭着眼睛都能把东西准备好而且一样不落。
事情看起来很紧急,士兵们队伍才刚排好就有一辆辆汽车驶到队伍前,车灯被风沙遮盖变得没那么刺眼,光线中还能看到像起雾似的沙尘颗粒在不断飞舞。
“上车”随着库恩一声令下,士兵们就排着队伍一个个爬上车坐好。
等汽车开动时,维尔纳就打了一个哈欠,问着库恩:“少尉,是英国人来找麻烦了吗”
“看来我们上次没把他们揍够”雅科普说。
“英国人已经越过我们的防线了”库恩说:“他们趁着起风的时候”
说着库恩就朝汽车外的风沙扬了扬头:“还有黑夜的掩护,成功的躲过了我们的侦察”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面包师说。
“那又如何呢”维尔纳不屑的接嘴道:“我们的坦克已经换上50口径的火炮了,还有我们的反坦克炮我们会给他们好看的”
“不要太乐观,维尔纳”库恩回答:“我们的人发现他们的坦克数量很多,而且其中还有美式坦克”
“美式坦克”士兵们闻言不由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维尔纳才骂了声:“该死的美国佬”
秦川知道维尔纳这句话的意思此时的美国还未参战,原本应该站在中间谁也不帮才对,但他们却把大批的武器装备“租借”给德国的敌人,这跟参战又有什么区别
但德国对这种情况又无可奈何,难道向美国抗议吗或者威胁美国如果再这么做的话就连美国一块揍
德国已经有太多敌人了。
接着车厢内就一阵沉默,相比起英军越过德军防线这个坏消息,知道英国人用上了美式坦克更让德军士兵沮丧,这种沮丧不仅是因为美式坦克本身,更是因为士兵们敏锐的察觉到这或许距离美国参战不远了,乃至有些士兵还会因此想到德军这样打下去是否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忧心忡忡。
汽车就这样在沉闷中一路往前开,有些士兵甚至还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睡着了当然,能睡着的都是些老兵,那些新兵就紧张兮兮的握着步枪,时刻担心危险会突然降临。
原本秦川以为新兵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第21装甲师距离英军右翼穿插的位置还远,而汽车在风沙和黑暗中也无法全速前进,至少也要几小时后才有可能与敌人相遇。
但没想到这一回秦川却猜错了。
正在秦川跟其它老兵一样睡眼朦胧的想要补上一觉时,前方突然就传来了炮声。
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库恩也是一脸茫然。
“也许是走火了”库恩说:“或者是发生事故”
但很快就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炮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炮声中还夹杂着激烈的枪响,显然是与先头部队与敌人交火了。
接着就有一枚炮弹带着呼啸声由远而近在汽车附近炸开,库恩就更加确定是碰到敌人,于是赶忙喊道:“下车,做好战斗准备”
士兵们用最快的速度跳下车,司机为了不成为敌人的目标在第一时间就灭了车灯,于是四周漆黑一片,所有人只能从枪炮声以及炮弹炸出的火光判断敌人大慨的位置。
131
正文第一百一十九章遭遇战
德军迎头撞上的是英军第4装甲旅第9装甲团。
这个第9装甲团是负责攻击哈尔法牙关防线侧后的那支部队。
要知道敌我两支军队都是在黑夜的沙漠中行军,沙漠十分宽阔,而且还是起风时的沙漠,漫天都是尘土能见度很低,彼此要撞在一起的概率很小,甚至有时想找出一支部队的去向都很困难。
但事情就有这么巧,匆匆忙忙赶往右翼增援的第21装甲师一不小心就像捡到宝一样撞上了正穿插哈尔法牙关防线的英军。
一个装甲师撞上一个装甲团,而且德军装甲师还有150辆新型“三号”坦克,而英军装甲团就只有50辆“斯图亚特”坦克
“斯图亚特”坦克虽然是美国货,但它只是轻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125吨,比德制“三号”坦克要轻75吨注:“三号”换装50口径坦克炮兵重量比原来略重,达到20吨左右
虽然两者在防御上差不多,前者是44,后者是47。
问题是“斯图亚特”坦克装备的火炮是37口径的小炮这批美式装备原本是用于装备中国远征军对付日军的,日军坦克的装甲是出了名的薄,所以“斯图亚特”坦克完全能满足亚洲战场的战需求,但现在被丘吉尔火线调往非洲面对德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斯图亚特”的火炮口径与换装之前的“三号”坦克一样,所以如果“三号”没换装的话也许会稍具优势但优势不大。
然而,此时的“三号”坦克已经装备上了50的反坦克炮,这玩意在400米距离内都可以击穿“玛蒂尔达”坦克78装甲,对付“斯图亚特”44的装甲就更是不在话下了。
于是一阵冲击下英第9装甲团的队伍就被击溃,双方卜一接触就胜负立分,英第9装甲团的坦克不是被击毁就是举手投降有些英军装甲兵甚至连投降都来不及,因为还没等他们跑出坦克伸出白旗炮弹就穿透其坦克的装甲。
由此也可以看出奥钦莱克将军的失策:在已方坦克性能不占优势但数量占优时,切忌分兵被敌人各个击破。
对于这一点,有些史学家猜测是因为奥钦莱克将军不知道德军“三号”已经由37换装为50坦克炮。
因为不知道,所以就认为“斯图亚特”坦克与“三号”性能相当,甚至“斯图亚特”在某些方面比“三号”还更胜一筹,比如机动性还有对步兵的火力压制等。
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因为“斯图亚特”最高时速达58公里,比“三号”坦克要快上一截。
“斯图亚特”坦克的辅助武器更是多到让人感到变态:一挺并列机枪、一挺航向机枪、两挺车体侧机枪,还有一挺装在炮塔上方也就是一共有五挺机枪。
每辆坦克有五挺机枪,这要是五挺机枪同时开火,差不多就是个移动的火力堡垒了。可以想像,这样任何步兵在“斯图亚特”的机枪火力下都会有如摧枯拉朽般的崩溃。
所以如果“斯图亚特”使用得当的话,其性能的确不输“三号”,因为“斯图亚特”可以利用其高机动性及强大的机枪火力迫使德方步坦分离,步坦克分离之后由于坦克对外感知能力很差,“三号”坦克就只有被敌人围歼一个结局了。
但这部份史学家的猜测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奥钦莱克将军有太多的途径可以得到德军的情报了,比如“超级机密”,再比如布置在托布鲁克的间谍还有地下组织等,就算完全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可以看出37火炮与50火炮的区别,就更不用说是有军事素质的间谍和地下组织了。
所以奥钦莱克将军会这么做的解释就只有一个,他在战术上犯了分兵冒进的错误。
这场战斗中其实还有一样东西发挥了很大的用,那就是秦川发明的装在坦克后的电话。
此时的坦克可以说基本没有夜战能力,英式坦克是如此,德式坦克如此,美式坦克也是如此。
因为在黑夜里炮手看到的只是前方模糊的一个影子,根本就无法判断其距离,甚至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有了电话后这个问题就得到很好解决了,德军“三号”坦克的战模式通常都是这样的:
步兵通过电话大喊:“三点钟位置,50米,敌方坦克”
车长接到信息后就大喊:“穿甲弹,三点钟位置,50米”
于是装填手装上穿甲弹,炮兵调整坦克炮瞄向目标
如果炮手还是看不见目标,就会大喊:“我看不见它”
车长就对通过电话对步兵叫道:“给点光线”
“给点光线”
步兵要给光线其实是很简单的,比如用曳光弹,再比如用照明弹,实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还可以用汽车车灯。
当然,汽车车灯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开灯的同时也会暴露自己使自己成为敌人的目标,所以这不常用。
事实证明是否有步兵及时协同的差别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这种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因为这几乎就意味着坦克乘员能否及时发现目标坦克并有效的将其击毁。
于是英军第9装甲团几乎是遭到覆灭性打击,50辆“斯图亚特”坦克当场被击毁23辆,18辆成为俘虏,只有9辆在原本就处于部队后方的坦克见形势不妙赶忙掉头逃跑“斯图亚特”坦克的优点就是车身轻、速度快,这点用于逃跑倒是十分适合,德军“三号”坦克根本就追不上。
接着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快到秦川等人甚至都没来得及参战,他们赶上来时看到的就是一辆辆被击毁的“斯图亚特”坦克以及一个个举起双手面带惊恐的英军。
维尔纳用冲锋枪朝一辆正燃着大火的“斯图亚特”扬了扬,说道:“这就是美国人的坦克吗看起来还不如玛蒂尔达aos经打啊”
“那是因为英国人用不来”秦川说:“而且美国人会有更厉害的坦克”
正文第一百二十章加布沙利防线
这场遭遇战的结果,就是英军第9装甲团做为一支战斗部队已经不存在了
英军第9装甲团团长盖尔上校当场阵亡,几名德军士兵在一辆被击毁的“猛玛”装甲指挥车里找到了他的尸体,与他一起被炸死的还有他的指挥部及电台。
从这一点来说,“猛玛”装甲指挥车虽然舒适但在战场上并不安全,主要原因是它与“斗牛士”汽车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别,德军士兵一眼就能把它认出来并通知坦克将其击毁德军的穿甲高爆弹可不是废物,这玩意将其击穿后还能在装甲车内部爆炸,于是里头的军官无一幸免。
失去了电台及指挥部,就使英军第9装甲团虽然有一部份坦克和汽车逃了出去,但却无法与上级联系,不知所措的他们在恐惧的驱使下就顺着原路逃往英军的防线。
第9装甲团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被击溃,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向奥钦莱克将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