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chuanyuele.com】第一时间更新《决战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犀”的程度。
就像现在这样,迫炮手在该停止射击的时候就停止射击。
几乎与此同时,冲到前头的德军士兵们就拉燃了24手榴弹然后将它们一排排的甩到了坦克后
“轰轰”一声声爆响。
一直被迫击炮压得抬不起头来的英军刚想松一口气,冷不防的又遭遇一排手榴弹的轰炸。
“上啊,小伙子们”巴泽尔挥着手枪大叫:“杀光他们”
德军士兵们大喊一声,从地上爬起来挺着刺刀冲上去。
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手持40的班长一马当先的冲在前头,他们窜到坦克后方端着冲锋枪就是一阵乱扫乱射,一梭子弹打完,挺着刺刀的士兵就紧跟其后冲了上去由此也可知德军让班长装备40是正确的,班长冲在前头不仅可以让40先声夺人的压住敌人,同时也可以提高士兵的士气。
秦川这个班长就不一样了,他所在的班虽然有两把40但都不在他手上秦川不由暗道果然还是不用冲锋枪好,否则这下就得冲在前头挡子弹了。
维尔纳和凯勒两个冲锋枪手倒是没有半点迟疑,他们两人端着冲锋枪互相掩护,一个人打完一梭子弹后就另一个人上,偶尔维尔纳还有空抽出一枚手榴弹往前甩去,这使他们都一口气打死、炸死了几十名英军,当秦川等人冲上来时面前都出现一片空地确切的说那也不是空地,因为这片空地已横七竖八的到处是英军士兵的尸体。
“砰”的一声枪响。
一名受伤倒在地上的英军士兵刚要拉开手里的香瓜型手雷就被秦川一枪击中眉心。
但似乎已经迟了,因为这名英军士兵松开手时保险已经被拉开。
秦川正要大喊“趴下”,眼明手快的维尔纳已经一把从英军士兵手里捞过就要掉在地上的手雷并随手将它抛往英军方向。
“轰”的一声,手雷在英军士兵中炸开维尔纳的反应速度再次刷新了秦川对他的认知。
但也就是这么一迟疑,凯勒与维尔纳两人的冲锋枪组合就出现了间隙,一队挺着刺刀的英军士兵就压了上来。
凯勒与维尔纳两人很自觉的让开了位置对于拼刺,他们手里来不及装上弹匣的冲锋枪并不会比烧火棍强多少。
“砰”秦川用最后一点时间举枪再次射出一发子弹。
他打倒的是一名手持汤姆森冲锋枪的英军,秦川注意到它装着弹鼓,100发子弹的弹鼓这要是让它打响了,只怕秦川这个班一瞬间就要灰飞烟灭。
接着秦川就没机会开枪了,因为一把刺刀已狠狠的朝他扎来,雪白而锋利的刀刃在太阳下闪着刺眼的光芒,就像是一条渴望畅饮鲜血的毒蛇。
秦川没有多想,举起步枪一磕就把刺刀架到一边这时秦川看清了自己的对手,那是一名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情急之下秦川没能看清他的脸庞,秦川只感到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这是秦川头一回这么近距离与敌人接触,他有些无法想像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却要互相置对方于死地如果可以的话,秦川宁愿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来解决。
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是战场的,没有仁慈和道义可言的战场。
分开的一霎那,那名英军士兵再次大叫一声挺起刺刀朝秦川刺来,模样疯狂而且不留后手。
秦川意识到他们两人必须分出生死,于是一侧身让开了对方刺刀,接着手臂一用力,刺刀就扎进了英军士兵的胸膛这似乎很容易,但却又不容易。
说很容易,是因为这名英军的拼刺根本就没有章法,或者也可以说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乱刺,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秦川甚至都没有将刺刀刺出,他仅仅只是将刺刀对准对方的胸膛,接着收势不住的英军士兵就撞了上来。
说不容易,是因为秦川清晰的感觉到了从刺刀上传来的刀刃入肉的停顿感,还有刀锋卡进两根肋骨间的磨擦感,这让秦川心底里冒出一阵阵寒意。
但这还不是更糟的。
刺刀或许是刺中了心脏,一股温热的鲜血从伤口处喷出来洒了秦川一脸,秦川在血光中看到面前的英军士兵整个脸庞都因为痛苦而扭曲着,他死死的抓着秦川的步枪想要将它拔出来,但却无济于事。
不久,他就失去了力气缓缓跪下,在几声急促而艰难的呼吸之后终于不动了,双手慢慢松开,与脑袋一起无力的垂向地面,躯体却因为刺刀还在秦川手里而没有倒地,就像是挂在刺刀上一样。
正文第九十四章小胜
秦川想把刺刀抽出来,但尝试了两次也没能成功,因为跪着的尸体会被刺刀拖着一起前进后退。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脚踩着尸体然后把刺刀拔出,秦川心里其实知道这一点,但潜意识里却拒绝这么做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心里的恐惧,或许是因为一种莫名的负罪感,他不愿意把面前这具死在自己刀下的尸体当木柴一样踩在脚下然后抛弃。
那一刻秦川甚至都想丢下步枪抛下所有的一切。
后来一想起这事秦川就感到阵阵后怕,这里是战场,任何一点迟疑或失误都有可能会让自己送命,而那一刻秦川却两者都犯了。
一名英军乘着这时候挺着刺刀冲了上来,气势汹汹,一副要替他战友报仇的样子。
秦川要拔出刺刀肯定来不及了,情急之下就只有将连着尸体的步枪使劲往敌人方向一抛枪托划过一个弧度重重的摔在了英军的鼻子上,鲜血飞溅,英军的冲势也不由一缓。
乘着这时候秦川猛扑上去死死的掐住对方的脖子,电光火石间,眼角的余光却看到另一名英军又冲上来,秦川赶忙抱着英军士兵一个翻身挡住自己
秦川只感觉身上的英军士兵浑身像吃了一惊似的猛地一颤,不久就松驰下来再也不动了,这名英军士兵只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友军的刺刀下。
那名误杀了友军的“凶手”却没有半点迟疑,虽然他明知道自己刚才误杀了自己人,但却极其快速的踩着尸体拔出刺刀,然后打算给倒在地上无力还手的秦川补一刀。
但就在这时,一把刺刀就“擦”的一声扎进了他的脖子秦川定睛一看,救了他的却是阿尔佛雷多。
冲锋枪再次“哒哒”响起,维尔纳与凯勒已经及时装好了弹匣。
然而形势却并没有好转,毕竟德军冲过来的只有一个连,而英军却至少一个团,他们源源不断的从三个方向朝德军冲来,就像潮水般的想要把德军赶出去并把这个缺口补上。
这时秦川注意到地上的一枚反坦克手榴弹,那应该是德军士兵在肉搏战中掉落的。
不及多想,秦川捡起反坦克手榴弹拔掉保险销,大喊一声“趴下”就将反坦克手榴弹甩了出去。
“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正中坦克尾部发动机,同时也炸得冲上来的英军全都趴倒在地,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趴倒在地没什么用,因为坦克很快就燃烧了起来,其后部甚至还喷出一团火焰,就像火箭一样尾部喷出的火焰,火焰将附近十几名英军烧成了不断惨叫的火人。
这还是其次,这些火人还在英军人群中乱跑乱跳,原本正全力冲锋的英军只能纷纷躲避,于是就给了德军一个短暂的喘息的机会。
接着维尔纳也有样学样,抓起一枚反坦克手榴弹就朝另一个方向的“十字军”坦克甩去,又是“轰”的一声,坦克毫无意外的也着起了大火。
坦克的发动机和油箱一般都后置,而且这时代的坦克大多是用汽油,一旦被炸穿不起火才是怪事。
在秦川等人冲进敌人阵营与英军拼死搏杀的时候,另一面的德军就看得目瞪口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前线指挥奥尔布里奇上校,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道由英国坦克及士兵组成的防线居然会这么轻易被步兵突破,而且这些坦克还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新型坦克。
不仅如此,那些步兵还以一个连的兵力杀得英军乱成一团接着还炸毁两辆不,是三辆坦克。
因为就在奥尔布里奇上校吃惊的时候,又有一辆英军坦克在一声爆炸声中化为一团火焰。
“上校”副官在旁边问了声:“我已经查到了,那是一营二连的部队,连长是巴泽尔上尉,需要我把他们叫回来吗”
奥尔布里奇上校愣了下,然后就表情复杂的回答道:“不,我们应该让所有的部队都像他们一样冲上去”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奥尔布里奇上校说,下一刻,整条防线的德军都朝英军发起了进攻确切的说是步兵,他们的进攻方式与巴泽尔类似,往中间打上一排烟雾弹,然后在50迫击炮的掩护下发起冲锋。
这么一冲,德军士兵才发现敌军坦克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对他们毫无威胁,如果说有什么用的话,那就是在英军前构筑起了一道有名无实的钢铁防线。
英军的防线很快就崩溃了,坦克后的英军步兵在意识到他们败局已定后就像潮水般的抛下坦克朝后退去,只留下那一辆辆“十字军”坦克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几辆“十字军”想转向凭借速度优势逃跑,但很快就被德军击毁。
坦克在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可以说到处是视线死角,尤其是像“十字军”这种没有航向机枪的巡洋坦克就更是很难抵挡步兵的攻击,更不用说对面还有德军的“三号”坦克了。
没过多久,剩下的“十字军”坦克只能纷纷打开舱盖举手投降,因为担心投降迟了德军把他们当目标,他们甚至还将不知道从哪找来的白旗伸出舱盖摇晃着。
最后一清点,投降的坦克居然有26辆,要知道英军“十字军”坦克总共也只有50辆,也就是说投降的坦克比战损的坦克还要多。
秦川这边就是压力一轻,原本有如潮水般的朝他们涌来的英军突然间就消失了,秦川及战友们一时不敢相信,直到看到从两侧冲过来的德军士兵时才欢呼了起来。
“我们胜利了,中士”维尔纳一把抱住了秦川:“不敢相信,我们真的胜利了”
“我还以为我们这回肯定完了”面包师也加入进来:“但是弗里克中士,你再一次救了我们,救了我们所有人”
“我我”激动的凯勒像往常一样还是说不出话。
“算了吧,凯勒”维尔纳笑道:“你只需叫出来就可以了”
凯勒果然就朝天大喊了一声。
“很好的建议,中士”巴泽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事实证明你又一次对了,不过战斗还没结束,现在还没到庆祝的时候”
“是,上尉”秦川回答。
正文第九十五章难题
巴泽尔说的没错,战斗的确没有结束,德军消灭的甚至只是英军穿插部队的其中一支。
但这支部队被消灭也足够让韦维尔肉痛了。
“什么”韦维尔在听说“十字军”坦克团已经被全歼的时候,不由震惊的问:“被全歼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做到的”
“将军”参谋回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看出了十字军坦克对步兵火力不足的弱点,用步兵冲锋击败了第一坦克团”
“见鬼”韦维尔骂了声,但对这个结局又毫无办法。
韦维尔原本也想让“十字军”坦克与“玛蒂尔达”坦克配合战,因为这两款坦克可以做到互补“十字军”坦克速度快,在战场可以快速应变,“玛蒂尔达”坦克装甲厚,可以当移动的堡垒缓慢推进。除此之外还有弹种、火力等方面也可以互相掩护。
事实上,韦维尔就是给负责穿插的第七装甲师装备了100辆坦克,其中50辆“玛蒂尔达”另50辆是“十字军”,韦维尔有理由相信,在这两种坦克的而且总数达100辆的部队的推进下任何德军都无法挡住它们的进攻。
但这些互补其实都是纸面上的互补,真把它们投入到实战中时才发现问题:
“玛蒂尔达”坦克时速只有10公里,而且还不断发生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十字军”坦克要与它一起协同战就意味着“十字军”也要以10公里的时速前进,这就完全无法体现“十字军”速度快的优势。
这也是英军二战时在坦克发展方向错误的一点,他们把一类坦克定义为步兵坦克且不要求速度,另一类定义巡洋坦克要求高速。
这速度上的巨大差距就决定了他们往往在战场上无法有效协同。
就比如说这场战斗,同是在右翼执行穿插任务的英第七装甲师与德第五轻装师从坦克拥有量来说第七装
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了】地址:chuanyuel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