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chuanyuele.com】第一时间更新《八零后重生日常》最新章节。
到了七月份,距离王梅的预产期还剩几天,徐建兵请了七天的年假去陪着她。这段时间他顾不了家里,正好徐馨宁也放暑假了,他就打算送姐弟俩去爷奶家小住。
农村无论空气还是环境,都比比矿上好。矿上每天拉煤的大卡车不断,穿着浅色衣服鞋子出去一趟,回来就脏得不成样子。只是徐宁玉对爷奶家的印象很糟糕,所以不爱去那。
他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一起过,七个人住三间泥瓦房,有个小院子,散养了一群鸡鸭。这时候水泥精贵,院子不像后世那样打了水泥地,而且一家没几个勤快人,鸡屎鸭屎从来不及时清理,弄得院子里到处都是,味道特别难闻。
去年,徐建兵带着他们上门拜年的时候,徐宁玉一进门就不小心踩到了一泡鸡屎,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反胃。他忙说:“我想去姥爷家过几天。”
他有打算跳级。今年九月他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知识对他来说没有难度,按部就班地从一年级念起有点浪费时间,他就想跳级。他也不准备太过显眼,跳个两三级就好。之前他已经和徐建兵提过这事,原本就准备去姥爷家找大姨帮忙的。
徐宁玉的姥爷退休前是矿上生产队的小领导,所以家里条件和周围人相比算中上等。
姥姥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识字,但待人极为和气。就是身体不太好,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常要吃药。也是因为这,当初徐宁玉刚出生徐建兵没有麻烦他姥姥帮忙带孩子。
姥爷和姥姥这辈子只生了两个女儿,在如今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不是不遗憾。但他们对女儿一样培养,更是难得地重视教育,供两个女儿读书。有那亲戚说怪话,什么女儿以后都是别人家的,花那钱干嘛,还有要过继男孩来的,都被姥爷骂走了。姥爷是爆脾气。
徐宁玉的母亲在家排第二,上面徐宁玉还有个大姨,叫陈秀英。大姨念完高中没考上大中专,也不想复读,姥爷就托人找了关系,把她送到了矿中学小学部当代课老师。矿中学全名“淮水矿务局第四十八中学”,全校八个年级,十几个班,规模不大。
大姨早几年就离婚了,一直带着儿子在娘家过。她前夫是矿上安检员,跟一个同事的老婆有不正当关系,当时事情闹得很大。公婆求陈秀英看在孩子的份上忍下来,还说什么:“男人都会犯点错,只要回家就好。”大姨的性子和姥爷很像,比较强势,哪能受那个气,坚决离婚。孩子和家里钱都归她,每月那男人家还要给生活费。
上辈子徐宁玉其实和姥爷家关系不太亲。徐建兵再婚后,和徐宁玉姥爷那边关系比较尴尬,加上王梅一直有意阻拦,他就很少带徐宁玉姐弟俩去姥爷家。
姥爷爱面子,再说他是长辈,拉不下脸去求着和小辈搞好关系。姥姥倒是时不时会来学校给他们姐弟送些吃的,大姨过年的时候也会拿些衣服、营养品之类的过来。不过那时候王梅管着家里,那些东西多数用不到他们姐弟身上。
九几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矿中学被裁撤,有编制的老师都分到了镇上,大姨这样没有编制的老师就下岗了,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基本工资。大姨很能累,去摆摊卖早点,起早贪黑的,四十多岁头发就白了一半。
差不多也是那个时间,姥爷生病去矿卫生院打青霉素,结果医生疏忽,没给他做皮试,产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人很快走了,徐宁玉都没见到他最后一面。
那时徐宁玉还小,要到高中之后才算真正成长,有了分辨能力,很多事情能自己做主了。每次放假他都会去看望姥姥,和大姨表哥的关系很亲。
重来一次,徐宁玉当然更要和姥爷一家亲近,到了星期天就让徐建兵带他去姥爷家。姥爷和陈秀英对徐建兵冷淡,对徐宁玉姐弟可不会给脸色。怜惜小姐弟俩没了亲妈,更添了几分疼爱,零食衣服都没少给他们买。
大姨是学校老师,徐宁玉想跳级,当然先找自家人帮忙。他这两年主动跟着徐馨宁读书识字,小学的知识很简单,他不用怎么展现学习能力,家里人已经把他当成了小神童。
课文读几遍就会背,字学得特别快,好好培养,家里指不定要出个大学生。徐建兵当时开心地抱着儿子举高高,原地转了好几圈。不过他谨慎惯了,不让家里人往外说。孩子这么小,万一别人有不好的心思,哭都来不及。
对于儿子要跳级的想法,徐建兵开始有些犹豫,问徐宁玉:“能跟上吗?”
徐宁玉回答地肯定:“我能。”徐建兵就不反对了。孩子大姨是老师,这事应该不难。
“行,那就去你姥爷家。你姥身体不好,去了可不能淘气。”儿子聪明又有主见,徐建兵这几年越发顺着他。怕徐宁玉失望,他还安慰道,“能跳级就跳,跳不了就慢慢念,咱不着急。”
徐馨宁听说不用去爷奶家,也开心地去收拾衣服了。她害怕奶奶,宁愿去姥爷家。
夏天-衣服薄,给徐宁玉带两三套短袖小汗衫和短裤,徐馨宁又装了两条裙子,还有换洗的小衣服,也没把她的书包装满。
徐建兵装了瓶麦乳精,一袋奶粉,在小卖部买了两袋桔子饼干,就骑上他的二八大杠,载着两个孩子去了他们姥爷家。
车子前面的大杠一向是家里年纪小的孩字的座位,徐宁玉侧身坐在杠上,小手搭在车把上,觉得屁股底下有点硌。他很少出家属楼,因为外面实在没啥可看的,到处都是灰扑扑的,没有后世鲜亮的广告牌,也没多少绿化。不下雨的天尤其脏,马路边洒落的煤灰刮得到处都是。
姥爷家住的是西桥矿最早盖的福利房,在徐宁玉家这片楼房的西边。那一片全部是平房,就被叫做西平房。
西平房的房子虽然也是只有厨房的两居室,但带个小院,院子外面供人来去的空地挺宽,大家就在院墙外面再加盖个小屋子,占上半边的空地,家里地方就更大了。
姥爷家的院门敞着,姥姥和大姨一人坐了个小板凳在那洗豆角,足有一大盆。姥爷家院里墙根边有一小片菜地,这时节豆角挂老长,还往徐家送过几次,大家都快吃够了,就准备做成酸豆角。
见徐建兵带徐馨宁姐弟俩来了,姥姥马上惊喜地放下手里的活,笑着说:“建兵来啦,今天咋没上班?”
陈秀英不咸不淡地扫了徐建兵一眼,只招呼两个孩子。
徐馨宁姐弟和姥姥、大姨问好,徐建兵就站在院门口说:“妈,老家有事,我得去几天,他们姐俩就乐意来姥爷家过,麻烦妈帮我看一阵子。”
“你只管去,我刚还和他大姨说,这放假了,让小馨和小玉来这过呢。你忙你的,不着急来接。”姥姥没有二话,两只手搂着小姐弟俩,脸上笑开了花。
“那麻烦妈和大姐了。爸和涛涛都不在吗?”徐建兵往里屋看了一眼。虽然心里很怵孩子姥爷,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每次来了都得跟老爷子打声招呼。涛涛就是陈秀英的儿子,大名陈涛。院子里讲话声这么大,屋里也没动静,八成是不在家。
姥姥果然就说:“他姥爷哪能闲住,去坝上钓鱼了,涛涛也跟去了。”西桥矿南边就是淮水河,河两岸盖了大坝,不少人爱去那边钓鱼。
徐建兵悄悄松了口气,又客气了几句,把东西放到屋里,就赶紧骑车走了。去徐家店那边要转两趟车,还得走一段路,不能耽搁。
看他走了,陈秀英这才过来,亲热地把徐宁玉抱起来:“哎呦,咱家小玉又重了,快成小胖墩了。”伸手捏捏徐宁玉的小胖脸,拍拍他鼓鼓的肚子。徐宁玉今天穿的小短袖衫被小肚子顶出了一个圆润的小弧度,手感特别好。
第7章测试
徐宁玉不爱动弹,是吃胖了一点,尤其脸颊肉嘟嘟的,带着点婴儿肥,但也没到胖墩的地步吧。大姨太夸张了,徐宁玉不开心,大姨和姥姥反而笑得更厉害。
“大姨,小玉可不爱听人说他胖。”徐馨宁也抿嘴笑,又帮着把弟弟想上学的事说了,“小玉想上学,还想问大姨,他能不能跳级。一二年级的书他都看过几遍了,会写好多字。”
“这么早就去念书啊,那多辛苦。”姥姥过来捏捏徐宁玉的小手,白嫩嫩胖乎乎,稀罕得不行。
大姨反而觉得很好:“孩子想念书是好事,小玉聪明,可不能耽搁了。人家孩子还有十一二岁就上少年班的,咱小玉跳级上学不算什么。就是书真看懂了?”
七八十年代是推崇神童的时代,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少年班。陈秀英觉得自家外甥就算比不了那些小天才,但绝对能超过很多同龄人。只是外甥又不像平常小孩一样爱显摆,到底学得扎不扎实,能不能到跳级的程度,她也不确定。
徐宁玉自信地点头:“我看姐姐的书,都学会了,后面的题我都会做,不用再上一遍。我想跳级。”
“成!妈,我带小玉到屋去考考他,你再去菜市上看看,还能不能买点什么菜。”大姨立马安排道。
现在一般人家都没有冰箱,天热肉存不住,都是当天买了当天吃。今天家里没买肉,外甥外甥女第一天上门,那必须得有个硬菜才算是招待周到。
“哎,好。”姥姥应了声,拿块蓝布卷了钱和肉票,提上菜篮子就出门了。大姨就兴冲冲地抱着徐宁玉进了屋。
这时候的小学还是五年制,矿上小学部让老师把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毕业,再换个班从头开始带,大姨今年带的是四年级数学,但她对整个小学段的数学都很熟悉,家里也有以前存的数学试卷。她把徐宁玉放到书桌前坐下,就找出一张一年级的期末数学试卷让他做。
这张试卷的第一题是填空题,题目字很多,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够,需要老师读题目。徐宁玉不需要,拿起铅笔就直接填了起来,陈秀英看得忍不住点头。
第一小题是写一个数字里有几个十,几个一,不需要计算,后面也难不到哪儿去。几乎没有什么停顿,徐宁玉就做完了十五道填空题,又刷刷地写了二十道口算题,大姨看他写得那么顺,一年级应该没问题,就拦住他:“可以了,来换一张。”给他换了张二年级的试卷。
徐宁玉又是很快做完了一整面,大姨就又给他换了三年级的试卷。但他觉得再做下去有点夸张了,看看试卷,仰头对大姨说:“我刚学到三年级,后面不会做了。”
“哎呀,已经很好了。”大姨粗略地看一遍试卷,基本没有错的,惊喜地一把抱住徐宁玉就是一阵揉搓:“怎么以前也没跟大姨说啊,咱家真出了个小神童!”虽然只做了数学试卷,但已经能看出来徐宁玉学得很好。
陈秀英非常高兴,徐馨宁也挺惊讶。徐宁玉是闷不吭声的性子,小学的题目他不认为自己还需要练习,就没当着徐馨宁的面做过。徐馨宁觉得弟弟聪明,没想到这么聪明,也是第一次知道,弟弟原来真的都学会了呀。从前她和徐建兵夸徐宁玉,是不少有哄孩子的成分。
“小弟好厉害。”徐馨宁也凑上去看那几张试卷,大眼睛里满是钦佩。马上开学她就念初一了,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成绩一般。语文还能考个八十分,数学勉强才能及格,就这在班里也能排上名次,班里有一大半人比她还差。
大姨笑得合不拢嘴,雷厉风行地对徐宁玉说:“下午我就带你去校长家问问跳级的事。”因为这时候的单位几乎不会开除人,完全不需要怕领导,大姨对找校长没什么心理负担。
她只觉得高兴:“咱小玉这么好的苗子,校长肯定愿意你去念书。咱学校联考成绩差得没眼看,让他给你向教育局申请跳级,你要是能考个名次,回头学费都能免了。”
现在的学校除了书本费和学费,还要交卫生费、水电费、班费、补课费,拉拉杂杂的一学期也有几十块钱了,能省下来当然更好。徐宁玉就嫩生生地说:“谢谢大姨。”
小不点偏偏爱装副老成样,实在太可人疼了,大姨就忍不住又揉搓他的小脸蛋:“给大姨考双百分回来就行了!”
等姥姥买菜回来,听到徐宁玉试卷上的题都会做,自然又是一番夸奖。
十点多,姥爷才骑着大杠车,载着陈涛回来了。车把手上挂着一个铁皮水桶,里面装了好几条鱼,看来收获颇丰。
外孙女和外孙的到来让姥爷非常高兴,又听说徐宁玉靠自学就学完了一二年级,家里这是出了个小神童,更是高兴地把徐宁玉抱在怀里,还让姥姥拿五块钱给徐宁玉:“奖励咱家小玉,回头买个铅笔盒什么的上学用。”
这时候的五块钱购买力很强,去菜市场买菜足够三口之家吃一天,买铅笔盒根本用不了。徐宁玉忙说:“太多了,我花不掉。”
小说推荐:《冷宫皇子,签到登基》《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华娱调教师》《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无限旅游团》【梦琪小说】《万亿军火之王》《无限旅游团》《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落崖三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