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天上来,果然名不虚传”欧阳修追忆着脑中记忆,感叹道:“老夫当初还深为之倾倒,后来才渐渐明了,黄河之水,实为天下大害,千万百姓,命悬一河,实在是太危险了。”
“老先生打算怎么办”王宁安问道。
“唉,老夫准备立刻动手,自沧州北上,沿途勘察黄河水文,把情况报告陛下,恳请朝廷拨下治河经费,老夫愿意亲自督工,整修黄河。”
王宁吃了一惊,没想到欧阳修还是个实干派,过去真是小觑了老夫子。只是王宁安默默计算了一下时间,只怕是不够用了庆历八年,五六月间,黄河沿线普降大雨,河水暴涨,在距离汴京不到200里的商胡口决堤,奔涌的河水扑向了大名府,几乎一夜之间,河北州城府县,变成汪洋泽国,数以百万计的黎民流离失所
查了官制,又查了黄河这一段脑袋都大了,晚了抱歉顺便推荐两本书:系统版三国,题材新颖值得一看美食题材历史文舌尖上的大宋,也挺不错的
第79章杨家悍卒
滚滚浊流,滔滔黄河,从天上来,往大海去
一路无可阻挡,大名府,恩州、冀州、青州、沧州,沿途的州县无一幸免,成千上万的村镇被卷入洪流之中,不知道多少百姓死在了洪水之下,比死去多十倍百倍的是失去家园的人们,扶老携幼,立在一块块高地儿,宛如海中的孤岛,焦急等待着救援
得知黄河决堤,欧阳修没法淡定了,身为提举常平司,救济百姓是他的职责,更何况这一次泛滥的地区又多半在河北东路,欧阳修的担子非常非常重。
“兴学的事情,唯有日后再说了,老夫必须安排救济百姓的事宜。”
欧阳修片刻不停留,就准备离开。
王宁安连忙拱手,“老先生心系百姓,晚生岂能不知轻重。我们王家虽然力量微薄,可也愿意协助老先生救灾,不管用人用钱,或者是粮食,都没有问题。”
欧阳修意味深长点了点头,“那老夫就代替河北的百姓,多谢你了。”
从欧阳修家里出来,王宁安立刻赶到了海丰酒楼,他吩咐向好等人,把账面上的钱全都拿出来,用来采购粮食,越多越好,不要管价格,先把酒楼的仓库地窖都给堆满了。
“公子,这时候屯粮,是赚钱不错,可是不是有点那啥啊”向好为难道。
“你想说囤积居奇太缺德,是吧”王宁安气得笑了,“我还没有下到挣黑心钱,粮食到了咱们手里,酒楼,面馆,还有茶馆那边,无论外面怎么涨价,咱们都一定要平价贩卖食物,敢涨一文,就别怪我不客气”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王宁安可不会被眼前的一点小利蒙住眼睛,犯了糊涂。
按照他的记忆,自从庆历八年商胡口决堤之后,其后的几十年,黄河肆意泛滥,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大宋君臣面对着黄河,束手无策,几次治理全都失败,反而引起一轮一轮的党争,拿悠关百姓生死的事情当做对付政敌的工具王宁安一直很鄙夷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内斗在行,治国无能,所有功夫都在一张嘴上,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以王宁安的地位,还没发掺和朝廷的事情,他也不想掺和。
原本的黄河故道是从沧州的南部入海,这一次改道之后,水流集中到了沧州北部,经过白沟河,进入渤海。
从南转到北,整个沧州都在洪水的威胁之下,可以预见,日后沧州的水患不断,百姓生活只会更加艰难。
有多大的本事,使多大的力量,王家正在上升期,急需要各种人才,而水灾客观上给王家提供了膨胀的绝好机会。
“把我们手上的钱全都换成粮食,越多越好,猪肉,大豆,就连豆饼也不要浪费,饿极了,也能救命,”
王宁安匆匆赶回土塔村,和老爹商量之后,立刻抛出了节约食物的命令,以后王家的部曲,全部按照人头分配,不许浪费粮食。还要求汉子们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弄回来的肉类全部腌起来。
再有,大灾之后,必定流民遍地,王宁安要求部曲每十人一队,不间断巡逻,保护村子安全。
不得不说,措施非常及时,周边的村镇都受到了流民冲击,唯独土塔村安然无恙,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持着了不起的平静。
只是再怎么样,也不能和之前相比。
王宁安只能算少年,一顿二两米饭,两条薄薄的咸肉,根本吃不饱。可是规矩是他定的,大灾之下,粮食最金贵,总不能自己带头犯规吧
他匆匆吃完,不敢在饭桌停留,生怕管不住嘴。走出没多远,梁大刚神秘兮兮跑了过来,他的肚子鼓鼓的,活像个蛤蟆。
到了王宁安面前,他从老羊皮袄里掏出两个滚烫的土块,塞给了王宁安。
“二郎,意思意思就成了,你可不能饿坏了,不然大家伙指着谁啊”梁大刚憨厚道:“两个山鸡,用泥糊上烤着吃,还是你教给我的,尝尝手艺怎么样”
王宁安不好意思起来,有心不收,可是肚子不争气叫了起来。
算了,别和自己过不去
“多谢刚叔,我还是去后院吃吧。”
捧着两个泥土俺,王宁安飞快跑到了后院演武场,他找了一截树桩,用力把泥团敲开,顿时热气带着香味,铺面而来。
肥嫩的山鸡,带着松油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他抓起了一个鸡腿,飞快啃起来,没有多大一会儿,多半只山鸡就进了肚子。舒舒服服打了一个饱嗝儿。
突然,王宁安想了起来,家里面还有两个客人呢虽然杨九妹发话了,也不能真的就虐待杨家的大少爷和小公主。
到了西跨院专门给杨怀和杨曦准备的,问好之后,把叫花鸡放在了桌上。杨怀没见过一团泥包着的东西,满脸鄙夷,哪怕敲开之后,香气四溢,他也不愿意吃。
杨曦倒是满不在乎,这些日子她给王宁安提了不少建议,女孩家心思细腻,小情节,小温馨,使得几本小说更加丰满动人。混熟了,杨曦本性流露,抓着鸡腿猛啃,和王宁安一个德行,都盯着肉多的地方。
“杨世兄,谁也料不到,突然出了这种事情,黄河决口,非同小可,几个月,几年都不一定能处置好,流民遍地,灾荒瘟疫,麻烦太多了,为了你们的安全,还是先回京城吧我已经让人给杨府送信,他们会安排人接你们回去。”
杨怀不置可否,固然他心里还不服气王宁安,想要找回面子,可是他也不傻,哪怕自己的武功胜过王宁安又能怎么样,人家的本事多着呢,多到绝望
遇到了妖孽,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得远远的,越是比较,就越容易伤自尊。
杨曦倒是满腔不舍,她帮着王宁安推敲情节,变成动人的故事,刊发出去,会有无数人跟着书中的情节起伏,或是笑,或是泪杨曦觉得这是非常奇妙的工,简直像做梦一样,最好不要醒来。
见她可怜巴巴的,王宁安只好保证道:“以后小说定稿之前,我都给你先发一份。”
杨曦勉强接受。
送信的使者直奔京城,谁知道他离开了两天,杨九妹就匆匆赶来,满身的风尘,显得疲惫憔悴。
杨曦抱住了姑太,心疼道:“让老人家为我们吃苦了,准是接到了书信就赶快来了,可真快不对啊”杨曦有些小迷糊,可是也知道两天的时间,连京城都赶不过去,杨九妹哪能来啊
“姑太,你,有事”
杨九妹突然重重叹口气,“王二郎呢”
不多时,王宁安被叫了过来,杨怀也从演武场赶来,他没来得及说一句话,杨九妹就把王宁安拉进了书房,弄得杨怀好像外人一样,别提多尴尬了。
“宁安,出事了。”
杨九妹开门见山,她回到京城,把王家的情况和折老太君讲了,老太太活了一百来岁,简直当世人瑞,脑筋一点不糊涂。
她告诉女儿,王家的种种积累,非同小可,瑶池琼浆那是陛下合伙的生意,马场是陛下看重的东西,一个武将能和皇帝扯上关系,短则三年五载,多则十年八载,必定飞黄腾达。难得杨家和王家有香火情分,等到他们一飞冲天,未必看得起杨家,应当趁早下注。
杨九妹更加豁然开朗,她立刻带了30名各种士兵,80名马夫,从京城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沧州。
哪知道路过大名府的时候,遇到了洪水,而且还有比洪水更可怕的麻烦杨九妹沮丧道:“大名府的官兵把我们家的部曲都拿下了,说他们抢掠民财,无恶不,要立刻处死。我,我是来讨救命法子的”
第80章老包的指点求收藏票票
杨九妹经历的风霜不少,却没有遇到过如此棘手的事情。杨家部曲被大名府的官兵拿下,准备处斩。
她去求见当地的官员,人家根本不搭理她,逼得没办法,就去找贾昌朝。此老是真宗年间的进士,在庆历三年,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和范仲淹一起步入中枢,后来又被封为魏国公,判大名府事。
毫无疑问,贾昌朝是眼下大宋顶尖的大佬之一,实力雄厚,不容小觑。
当年贾昌朝在京为官的时候,杨家也经常送些礼物,和老相公关系不错,杨九妹觉得凭着自己的面子,贾昌朝一定会网开一面。
只是她万万想不到,贾昌朝竟然闭门不见,说什么去调集人马,救济灾民。可杨九妹明明问清楚了,贾昌朝的马车、轿子都在府里,刚刚还接见了好几个地方官吏人家摆明了不想见自己,真是想不到啊,堂堂杨家,竟然会被拒之门外
文贵武贱,居然贱到了这个地步
杨九妹一阵踉跄,那种伤感就不用说了
一百多人,几乎是杨家部曲的三分之一,绝对不能出差错,她想回京找救兵,只是黄河泛滥,一来一往,时间拖延,而且朝廷上都忙着救灾,也未必会搭理杨家的一点小事。杨九妹越发无力,悲愤到了极点。
不用说父亲活着的时候,就算大哥在世,有人敢抓杨家的人,直接带兵打上门去,拿拳头说话
真是可笑啊,杨家竟然落魄到了这个地步,谁都可以无视杨家了
杨九妹思前想后,突然想到了王宁安。
说实话,在之前她都觉得十年八年之后,或许杨家才会需要王家帮忙,怎么也想不到,一转眼的功夫,就要求到王家的门下,可真是讽刺啊
但是还有别的办法吗
随时要开刀问斩,自己又和贾昌朝说不上话,唯独请王家出面,最好能说动欧阳修,让醉翁出面,才能保住杨家的人
杨九妹把想法和王宁安一说,王宁安立刻摇头了。
“老前辈,你忘了醉翁和贾相公的仇口吗”
杨九妹瞬间老脸红了丢人啊,真是太丢人了,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怎么就忘了
当年贾昌朝和范仲淹一起被调入京城,同时任命为参知政事,只是这俩人根本没有同舟共济,反而成了仇敌,贾昌朝积极反对庆历新政,和夏悚联手,欧阳修等人被赶出京城,贾昌朝居功厥伟。
只是庆历诸公被赶走,贾昌朝也没捞到好处,反而被赶出了京城。
让别人去说还好,要是欧阳修出面,只会火上浇油,杨家的悍卒立刻丢了脑袋杨九妹只想着同为文臣,能说得上话,却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仇,不得不说,政治上实在是低能
“那,那人就没有救了”杨九妹痛惜道。
王宁安皱着眉头,思量一会儿。
“前辈,请问,你们和贾相公结怨吗”
“没有”杨九妹断然说道:“这些年我们都是与人为善,从不结仇,在京城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冲突,只是想不到贾昌朝竟然如此无情,简直可恶透顶”
杨九妹咬牙切齿骂着,王宁安沉吟一阵,他思前想后,发觉贾昌朝没有必要找杨家的麻烦。而且从欧阳修那里听来只言片语,贾昌朝在对付庆历诸公的时候,立下大功,却被赶出了京城,他和夏悚之间已经闹翻了。
贾昌朝的首要任务是找机会杀回京城,把夏悚干掉。偏巧发生了黄河决口,如果运用好了,贾昌朝绝对能够搅动风云,这时候把杨家牵连进来,殊为不智。
杨家不算什么,可是他们毕竟也算是将门之一,京城的地头蛇,激起将门的反感,老贾回京之路就会坎坷不断
“前辈,恕晚辈直言,此事应该是误会,贾相公不是存心对付你们。”
杨九妹哼了一声,“他不想对付我们,那为什么不放人”
“我的姑太奶啊”王宁安满心苦笑,人家不是成心对付你们就不错了,还指望人家给你帮忙,简直笑话一样,贾昌朝这种级别的大佬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各方关注,他帮你们杨家,万一让有心人误以为他要和将门结盟,那可就不好办了
官场上的微妙和细腻,粗枝大叶的杨九妹是体会不到的。
王宁安也是集合两辈子的智慧,加上之前看过的宋史和资治通鉴,磕磕绊绊,才猜到了一些东西。
“前辈,在这里干坐着也没有用,我陪着你去大名府,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杨九妹有些迟疑,小小的王宁安,能办成自己都办不了的事情吗
“前辈放心,我会尽力而为,实在不行,我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