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十一章
翻桌
「他沒有冠巾,
等於沒有正式入道。」青華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徐副縣長說,「那就……?道協給他弄一下這個什麼,冠巾?」
「他不冠。他要出山入世。」青華道長說,
「野人觀是子孫廟,師徒傳承,
是廿七的私產。現在,他將野人觀轉讓給道協,以後野人觀歸宗,
改為叢林廟,由道協管理,所有權利,歸道協所有。」
「開發的事,
以後由道協跟政府合作。廿七雖然不是法裔弟子,但也是我們道教的教眾。他個人的權益,
由我們道協全權代理。」
這情況始料未及。
徐副縣長很驚訝。
「也不奇怪吧。」青華有點無語,
「他從小在山裡長大,鹽都吃不上,衣服沒得穿。終於有這麼個契機可以出山了。人家想入世,
想過文明生活,
也很正常吧。」
其實從一個個人的角度來說,本就很正常。
只是大家各有立場,就各有想法。
尤其是皂角守候道觀幾十年等著師父師兄歸來的事跡,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就覺得廿七這個由皂角收養的孩子,
就該繼續傳承下去,
好好守著道觀一輩子,將來也要當一個白鬍子老道。
至於用上戶口的事去卡人家?
阮卿說,這裡是法治社會。
「契書」兩個字一出,所有人看廿七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結果,人家張口就是「契書」。
桌子彷彿被掀翻了,之前的佈局都稀里嘩啦。
簡單地說,其實就是所有人都覺得廿七就該是個到了外面什麼都不懂的山裡傻子。
並不是懷疑他的身份,而是……以他們之前對他的」生平」的瞭解,一直認為他雖然有些宗教知識和傳統文化知識,但是因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所以就應該——不、諳、世、事!
現在是實在搞不定的,寧可把筆直的公路繞一個彎,也不能強拆強征。
他們非常自然地就覺得他不具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
徐副縣長都不自覺地坐得直了一些,才說:「肯定的。以後事情定下來,我們和旅遊局,和道協,三方共同開發,都得有合同協議。小廿跟道協,也得有委託書授權書這些,一樣都不會少。現在只是大家先通個氣兒,誰有什麼想法,咱們預先溝通好了,才好落到紙面上。」
「那正好,我有幾條要求,等回頭我寫下給青華師父,你們看看做不做得到。若做不到,這事就算了,我下山之前,會把觀門鎖好。」廿七淡淡地說。
瞬間,所有的錯覺都被打碎了。
廿七一句話,逼得所有人不得不在短短片刻之內強行扭轉了對他的印象,調整對他的心態。
眼前這個人,根本不是他們所想的,或者所希望的那樣。人家雖然與世隔絕,但是不傻也不笨,甚至可以說,相當聰明。
真棒。
奈何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利益立場,不會按照別人的想法去活。廿七說:「道觀的事托給道宗,具體的事,青華師父負責。」
廿七負責堅守和孤獨,
他們負責感動和鼓掌。
你就算是政府你也不能強搶。現在都不興強拆強征了。要不然回頭人房主舉個紅旗在房頂上狂舞,拍下來給發網上,輿論壓下來大家吃不了兜著走。
如果邁不過第一步,即得不到此處原主人的首肯,所有的規劃都只停留在規劃。
既然是法治社會,自然要保護良民私產。
他又轉頭問青華:「這得簽個契書吧?不能口說無憑吧。」
徐副縣長根本考慮都不考慮。
這更惡劣,一旦網絡曝光。抗日義士的後裔兩代人守關隱居,現在不給人上戶口?
網友扒一扒這是為什麼呀?哦,為了奪人道觀好開發旅遊區?
得,仕途到頭了。
更不要說這還牽扯到了宗教問題。
青華代表道協,很明顯他已經和廿七站在同一個戰壕裡了。
宗教的問題太敏[gan]了,寧可迴避不能硬抗。
所以這個事,還是得合法、合理、合乎人情世故地去好好談。
而且徐副縣長多麼精明的人,一下子就看明白眼前形勢了。
廿七這個人,他有所求。正因為有所求,所以他要立契來做保障。
有所求就行啊,說明人家是願意談的。那就好好談,看他想要什麼,滿足他就是了。
只不過是現在的形勢,從他們以為的由他們做餡餅砸到廿七這個幸運兒頭上,變成了,大家平等地坐在同一張談判桌上。
之前自以為掌握了主動的一方肯定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但那又怎麼樣呢?他們一樣有所求。
縣城要發展,政府要收入,幹部要成績。
而且很明顯,單單從廿七雲淡風輕的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誰更著急。
青華一直是個看熱鬧的人。他的嘴角微微勾起。
對廿七表現出來的精明,他是最不意外的人。
小说推荐:【腐趣阁】《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八一中文网】《炮灰的人生2(快穿)》《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嫁给铁哥们》《宝珠也想不到[重生]》《石破天穿越令狐冲》《1978合成系文豪》《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