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了chuanyuele.com
是五十来岁的大爷了,自己这么直接的说话,是不是有点过了。
一行人很快来到吴炳所在院子,这边也是一个台子。一个三十多岁,额下留着长须的儒雅之人正坐在台前看着台上的人走步,几个人围在他身边向他说着什么。
听到这边进来的声音,这个儒雅之人没有转身,还在认真得看着台上走步之人。其他人员回过头来,发现是奉銮领着中兴伯过来了,纷纷撇开原本围捧着的人,过来见礼。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到了这个儒雅之人,转身过来,经边上人提醒是中兴伯奉旨过来查看舆论引导之事,也连忙向钟进卫行礼道:“下官,江西提学副使吴炳,拜见中兴伯。”
吴炳的知识分子容貌,让钟进卫很有好感,他问道:“你就是温奉銮所说的戏曲剧大师”
“不敢当,不敢当。”
吴炳一听习惯xg的谦虚道,说完还看了好友一眼,发现温育仁神情有点不对,不过没问出口,猜测可能是谱曲或者编舞遇到难题了吧。
“你现在在干吗”钟进卫问吴炳道。
“下官正在选出演戏曲的女戏子。”
“哦,是怎么选的”钟进卫好奇地问道。
吴炳见钟进卫关注这个,就介绍道:“选人首先要选走姿婀娜之人,一步三摇,最能体现女xg之美。”
钟进卫一听,不大赞同,问道:“不是看脸么”
吴炳呵呵一笑:“脸是基本要求,之后就是这走姿了。”
不会吧,接下来应该是胸吧,后世好像都是这么评美女的,钟进卫心里暗暗得想道。
钟进卫想评判一下吴炳在选的女戏子是否漂亮,抬头看向戏台上正站着的那个姑娘。一看之下,钟进卫忽然明白了:这古人穿得都是汉服,一层层地穿身上,是显得华贵,但凸显不出胸的曲线了,难怪明朝人不以胸来女xg美丑的评判标准。
吴炳又在那介绍道:“因此下官先挑选了那些裹脚过的女子过来走步。”
“什么,等等,你说这些女子都是裹脚的”钟进卫一听“裹脚”两字,很敏感,连忙问道。
“是啊不知中兴伯为何诧异”吴炳有点不解。
“你们,你们是不是太变态了挑选裹脚的人来走路,脚都裹成猪蹄了,还让她们出来演戏,遭罪啊”钟进卫不满地控诉。
吴炳有点糊涂了,裹脚就变态了就问钟进卫道:“不知中兴伯为何说裹脚的就遭罪,就变态还有什么猪蹄,下官实在不明白。”
“从小女孩的时候就裹脚,使劲的裹,裹的脚都变形,变成猪蹄了,你说不变态”钟进卫说话的语气带着一丝愤怒。
吴炳听了一怔,然后连忙说道:“中兴伯想岔了,这些女子的裹脚只是稍微束缚了脚而已,使之走路能自然体现出女xg柔xg之美,并不会使脚变形的。”
围在一边的人都点点头,表示提学副使说得没错。
“当然,可能有极个别的人为了自己的极端审美观念,让人把脚裹变形,说不定也是有的。”
吴炳见钟进卫问这个问题都带着愤怒了,以为钟进卫见过这样的人,就补充道。
钟进卫听了一怔,裹脚原来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那怎么后世看到的裹脚都是猪蹄了呢,还说明朝就是这样裹的。
钟进卫联想到自己之前想到的,此时的明朝人对脚的审美如同后世人对胸的审美一样的想法,忽然恍然大悟。
钟进卫想到,明朝人对女人脚的审美,如同后世人对胸的审美。后世胸平被称为飞机场,这样的女xg就算脸蛋再漂亮,也是有遗憾的;而明朝女人脚大,体现不出走路时的女xg柔xg之美,也是明朝女xg的遗憾。
后世女xg,胸小的,想着用ru罩托起来,或者再加ru垫之类的增加胸部曲线;明朝女人,脚大的,自然就想着用裹脚步裹着脚,能变小点,说不定后世的高跟鞋就是由此慢慢发展而来的呢。
后世也有变态的人,喜欢那种g杯或者更高杯的胸;明朝有人,变态的把脚往死里裹,裹成残废,变成猪蹄,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这些类型的人,不管是明朝还是后世,都是极小的一部分人。
估计是到了满清后,鞑子觉得猪蹄女人跑不动,不但自己不会造反,还会拖累家人不造反,就鼓励了这种变态的裹脚行为,最终演变为“猪蹄”满天下的情况,又栽赃到明朝头上,让人误以为明朝人都是这么变态的。
想明白了这点,钟进卫觉得好开心,本来一直为明朝裹脚的事耿耿于怀,现在终于解开了这根弦。
吴炳那边见钟进卫一直在发呆,脸上y晴不定。有点担心,连叫了几声,都没反应。温育仁也被吴炳叫钟进卫的动静惊到了,收回心思看向钟进卫:难道中兴伯被石渠吴炳字给说得心有所悟不可能啊,刚才不是在谈女子的裹脚嘛
钟进卫恰好这时想通了裹脚事情,回过神来,发现周围的一群人都担心地盯着自己,才知道自己失态了。于是,连忙转移话题道:“人选选好了没有”
“正在选,还未定。”
吴炳见钟进卫回复了正常,就放下了心,回答道。
“哦,那你继续。对了,你的剧本能给我看看么”钟进卫想检查下温育仁口中的剧大家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中兴伯还懂戏曲”吴炳听钟进卫想看剧本,有点惊奇,难道中兴伯还是同道中人
吴炳,明末著名戏曲家,因抗清被俘,绝食而死。
第一百二十四章话剧
“不懂,只是想看看。”
钟进卫笑着回道。忽然想起,吴炳那剧本不会没加标点符号吧,而且有的繁体字不懂问这些人的话,脸就丢大了。
于是,钟进卫连忙道:“算了,还是不看了,我相信你的水平。”
不料,温育仁却在一边喊了:“石渠,快去拿来让中兴伯看看,中兴伯是个真正懂艺术的人”
钟进卫在一边听了,脑门上好像有一只乌鸦“哇哇”的飞过,无语了。
吴炳惊奇的看看自己的好友,有点不相信。然后又看看钟进卫,带点怀疑地说道:“中兴伯少待,下官马上去把剧本拿来。”
钟进卫连忙摆手,知道这个时候谦虚不是办法,就装腔势地道:“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时间看,你就现在讲给我听听好了。”
吴炳一听,不敢耽搁钟进卫的时间,就直接开始讲述他的剧本。剧本的大概意思是说京畿之地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高堂都在,弟兄两人,兄有妻子儿女,弟有未过门的媳妇,正准备迎娶。却因为建虏的荼毒,家破人亡,最后只有弟流落到难民营,奄奄一息的故事。
钟进卫听着故事情节是不错,就问吴炳道:“你这个是准备以戏曲的方式演出”
“正是。”
吴炳毫不犹豫的答道,本来就是戏曲剧本,还用问么。
“贤弟,代入感强不强”温育仁在一边主动接替了钟进卫的位置,开始询问点评吴炳的剧。
“代入感”吴炳自然对第一次听到的名词感到不解。
“代入感,就是能否让看客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体会角se的喜怒哀乐。”
温育仁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吴炳解释道。
“这代入感当然有了,只要懂得欣赏戏曲的,肯定能有代入感”吴炳用斩钉截铁地声音,外加听到的新名词,来答复了温育仁。
“那不懂得欣赏戏曲的呢”温育仁似乎抓到了吴炳话语里的一个破绽,用一种就知道你也有问题的姿态问吴炳道。
“呃”
“京师里面的百姓是懂戏曲的多还是不懂戏曲的多”温育仁见吴炳哑口无言,把已经领会钟进卫之前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继续问他。
“朝廷让咱们来做这些舆论引导的目的是为了让难民营的苦难百姓受到救助,如果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呢看到咱们的戏曲而掏钱,那又有多大意义呢”
“那,那该怎么办”吴炳被温育仁说得迷茫了。
温育仁开始说得顺口,说得这个至交好友,同道中人,都有点无法回答的时候,心里还有点自我良好的感觉。但一听吴炳说那该怎么办,一下也哑口无言了。是啊,那该怎么办
温育仁转头看向钟进卫,下意识的向他求解。
钟进卫看着他们两人一问一答,心里对温育仁能马上接受他的观点而不顽固己见的做法,很是欣赏。
忽然一下他们两个都说到了死胡同里,没有了路而转身向自己看过来,不由微微一愣,然后大脑马上飞快的转起来,快速寻找答案。
“中兴伯,请教下,如此该如何是好”温育仁见钟进卫不答,就直接开问了。
吴炳见温育仁问钟进卫,就略带期待的看向钟进卫,看他会有什么好的答案。
钟进卫被温育仁这么一逼问,还真想出了一条思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们看,歌,舞,戏曲都有一定的面向观众是不是,这能解决一部分。那么还有另外没有解决的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用什么能让他们都看得懂或者说增加代入感,让不懂的人也能看得懂。所以,首先要搞清这些问题,然后就好办了。”
吴炳和温育仁互相看看,然后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
钟进卫身后的一个东厂番役小声的嘀咕:“这都不明白的,不就那些大字不识的平民么”说话的时候,还带了一丝不屑。
钟进卫转过身看向那个嘀咕的东厂番役,一直看到那个番役有点胆战心惊起来的时候,钟进卫开口表扬道:“我觉得你说的对,他们应该是听不懂高雅的歌舞,看不懂高深的戏曲。”
温育仁却有意见,带着不以为然的语气道:“这些穷人听懂有什么用,他们又没有什么钱能来救助难民。”
钟进卫转回身子,看着这位大爷辈的文艺工者道:“人道婊子无情,可这次首先捐助大笔银两的却是她们。你能想到么贫民或许没钱,但要是每人捐一个铜板,人数那么多,你能忽视这笔钱么虽然他们穷,但你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做舆论引导,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这一件事。”
钟进卫看看面前两位略有所思,就继续道:“这次的难民营之事,你们可以尽量赶时间,能宣传多少就宣传多少。除了这个难民救助之事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宣传。建虏的凶残可以宣传给东南百姓听;西北的灾情可以告知全国百姓听;陛下的仁德可以宣扬四海,都需要你们去做宣传。”
温育仁和吴炳被钟进卫说得眼睛渐渐地亮起来。
“你们不但可以创歌舞,戏曲,还可以再创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给老百姓听。要是老百姓都能听懂了,还怕其他人听不懂么”
温育仁听得脑门一亮,老夫的歌舞也可以通俗易懂些,这样岂不是更多人听得懂。
吴炳却向钟进卫深深一稽:“望中兴伯指点迷津。”
钟进卫连忙道:“不敢当,我针对你的戏曲,举个例子好了。”
钟进卫拿出了自己拿手的打比方说事情的手段,开始给吴炳讲课:“比如说,不穿戏服,不画脸谱,只以现在你我普通之人,上台演出,是不是会效果更好点。”
吴炳听了更是迷茫了,这要不穿戏服,不画脸谱,这,这还能叫戏曲么
钟进卫看着吴炳好像更迷茫,只好又解释道:“或者直接说,你所的这出戏,就直接布置成现在普通家庭模样的背景,着现在普通衣服,用平ri的大白话互相对话,演出这个大家庭的幸福美满之感觉;然后让建虏衣着装扮之人上场,饰演建虏如何凶残,毁了这个幸福美满之家。你说这样来表扬的话,会不会让更多的人看得懂,更容易感同身受”
钟进卫说得吴炳连连点头,不过马上又摇头了。
“怎么,你觉得这样效果不好”钟进卫不是很明白吴炳为什么既点头又摇头,是什么意思,就直接问他。
“不是这个意思,中兴伯,下官觉得您所说的确实不错。可,可这还是戏曲么”
“那为什么一定要是戏曲呢”钟进卫有点好笑,反问道。
这一反问,一下把吴炳从自己的牛角尖中拔了出来,是啊,为什么一定要是戏曲呢吴炳忽然眼前一片开朗,觉得有一条从未走过的路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多谢中兴伯,请受下官一拜。”
吴炳诚心实意地向钟进卫拜了一拜。
温育仁在那边也是听得大有收获,看吴炳的行为,也跟风向钟进卫拜了拜。
被钟进卫这只蝴蝶一煽动,吴炳最终走上了话剧的创之路,成为话剧的一代宗师。而温育仁,则成为通俗流行歌曲的第一位集大成者。
钟进卫看着他们都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也暗暗高兴。这话剧提早搞出来,肯定能有大发展。民末救国图存的时候,全国的大学生四处用演话剧的形式出演,唤醒了很多麻木的中国人。在这明末形势危急之时,希望也能有后世的效果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发现刺客
做事情就不觉得时间在飞快的流逝,此时夕阳余光照进院子里,虽然冬天的ri光不能带来多少暖和,却把沐浴到的地方都映得红红的。
钟进卫见天se不早,再想自己留这里,跟这两人聊下去,估计肚里多少墨水都会被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他就向这两位大明的文艺工者告辞。
“下官,教坊司奉銮恭送中兴伯。”
“
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