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图纸的设计,也是需要花费一些精力的。
利用脑海中最新获得的知识,花费了两天时间,叶风终于将设计图纸,完整的画了出来。
而这时,他申请的零部件里,第一批也被送了过来。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叶风已经知道了与自己交接的青年的名字,叫张京伦。
根据他的解释,叶风申请的零部件,许多都要专门定制,一些特殊的涉及到商业机密的,还得走关系才能拿到。
一时半会儿无法全部到位。
既然如此,叶风便也不再纠结。
他转头就钻到了宋院长为他专门分配的实验室里,像模像样的钻研起电池来。
这所谓的16号实验室,其实就是一栋单独的大楼。
大楼里面有着不同的试验设备,还有专门的无尘实验室,用以进行各项材料实验的进行与论证。
叶风过去的时候,实验室里进行其他实验的项目组都已经提前接到通知搬离,只有一个项目暂时无法搬离,还在借用实验室。
当然他们的实验也不会打扰到叶风就是了。
因为叶风,根本就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实验。
激光刀电池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详细的构造,都在他的脑子里。
只有材料方面有些凭借地星的科技根本造不出来,需要用普通材料代替,其他的完全不是问题。
叶风在实验室里,就是在寻找合适的材料。
用了三天时间,叶风对各种现有的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确定了多数要用的以后,只剩下一种暂时还找不到替代品。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无法替代也可以自己发明,只要找个机会搞定就行了。
暂时放下这件事,叶风重回军刀改进的车间。
因为这天,他向上申请的所有材料,终于到位了。
“你清点一下。”
安排工人卸下最后一批材料,张京伦将一张清单递到叶风手中。
叶风接过,清点确认所有材料齐全后,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将清单还给张京伦,叶风正想道谢,却发现对方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咋跟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
叶风有些不解,不过他也没他放在心上。
“既然零部件都到了,那就开干吧!”
拍拍手,叶风马上开始了心情愉悦的开箱环节。
将箱子一个个拆开,拿出里面的各种精密部件,小心翼翼的放到一边。
叶风又开始清理场地。
拆下原有的老旧机床,在原有位置上做好规划,安装开始!
先是最重最大的矿物铸件,集减震,传动各种功能为一体的铸件在地面放好,拿出电钻钻地固定。
之后是平面,各种器械,电机,一个个安装。
因为脑海中有着最顶级的机床制造知识,这种工对叶风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处,完全就像是拼乐高一样。
轮轴、滑轨、数控电脑、安装不断进行。
花费了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时间,所有东西安装完成,最后排好线,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叶风接上电源开启了机床。
不同于原本的老旧机床,这新的一安装上,运转起来连一点噪音都没有。
崭新的刀头反射着从车间厂房门外射进来的阳光,明明在旋转,却看不出一丝旋转的迹象。
这是速度太快,留下的残影形成的视觉落差。
确认运行没有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工。
叶风没有迟疑,当即接入数控系统后台,编辑起模型。
机床想要完成各种切割动和设定的路线轨迹,就要事先设定好刀头切割的路线,也就是整体的模型。
只有有了模型,机床上的所有工具,才能根据设定的路线进行切割或膛铣。
而建立在模型之上的,就是滤波模组。
这是一整套的算法,利用机床自带的监控系统,实时反馈刀头的运动位置,再配合已经设定的模型,实时调整刀头位置,确保精度的一致。
国内的机床精度之所以赶不上国外,除了电机和机床本身材料的差距外,最重要也最缺的,就是滤波模组。
这是需要成千上百万次的实验与统计,计算才能得出来的数据。
当然这个问题在苏淮这里并不是什么问题。
精度万倍增幅后得到的模组,其数据之庞大,内容是详细,甚至远超国外那些品牌厂商的模组无数倍。
叶风要做的,就只是将其输入进电脑中而已。
建立好模型,叶风根据脑海中已有的滤波数据模组,一个个的输入,一点点的调试。
这是非常费力的一个过程。
但即便再麻烦,也总有做完的时候。
从中午一直弄到天黑,在他不断的调试和模组输入下,一切终于完成。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我在大夏窃神权》《破云2吞海》《她被赶出侯府后》【书快小说】《红楼之平阳赋》《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