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

第九百七十八章 前往澳郡

《大秦帝师》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了chuanyuele.com

第九百七十八章前往澳郡

白思起,白家三兄弟等一群白家人接过圣旨后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白老三沉默一阵后,便爆发了。

“不行,我要去找帝师问清楚。”

“站住。”白老大叫住了即将夺门而出的白老三。

白老三不解地看着白老大,道:“兄长?”

白老大深吸一口气,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帝师给了我们选择。

一个是让白家在咸阳城成为二流家族,一个就是我们继续当第一家族,但是得离开咸阳城,去澳郡。

只要到了澳郡,我们虽然会一切从头开始,但是我们将会拥有金矿,铜矿,煤矿等开采权。

但凡我们能拿到一样,我们就能回到顶峰。

而且这次是陛下下旨,目的不仅仅是想让我们去澳郡。更加重要的还是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白思起这时叹口气道:“唉,这件事到此为止吧,陛下和帝师已经很给我们面子了。

否则你认为我们白家只是成为二流家族那么简单吗?”

白老三恨恨得跺了跺脚,沉声道:“父亲,兄长,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你们责罚我吧,否则我心中难安。”

“行了,你起来吧。”白思起说道,“如果你真要赎罪。那么来到澳郡后,好好的为家族工作。

相信澳郡现在还是一片蛮荒之地,那里有大量的资源,帝师说的铜矿,铁矿,煤矿等资源将会十分丰富。

只要我们随便占据一座矿山,白家就能起死回生。

而且陛下将你大哥一脉都留了下来,说明陛下并没有完全放弃我们,并且给了我们一次机会。

老二,老三,你们要牢牢地把握好这次机会才行。”

“诺。”白老二和白老三同时应道。

……

随后几天,白家老二和老三天天去找秦安,因为关于澳郡的一些消息,他们都不知道。

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前往澳郡,白老二他们怕吃亏。

秦安也很大方,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他们,不过基本上都是后世的消息。

关于现在,秦安只能说澳郡人口一定有的,但是绝对不多,战斗力更不是大秦的对手。

打探到消息后,白家人开始准备了,除了一些商铺之外,剩下的产业都卖了,除了赔偿费的三十万两黄金之外,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船和招募劳动力。

既然要去澳郡,那么劳动力必不可少。

至于物资,全部有秦安来负责,到达澳郡后,需要开荒种地,还需要建造房子,修桥铺路等一系列的基建设施都由秦安完成。

等到秦安将城池建造起来后,一些商铺,作坊都会以租赁或者贩卖的形式租给大家或者贩卖大家。

除了秦安邀请的一些家族之外,还有一群商人也跟着前往澳郡。

商人得知此事后,有财力的人开始独自购买船只,招聘人手。

没有财力的人,开始寻找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可以是商人,可以是贵族,甚至直接依附在秦安手下的人都有。

三个月后,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发了。

不过这支船队不是由秦安带队,秦安将此事交给了秦玉,让秦玉带队。

秦玉现在是秦安的弟子大家都知道了,同时大家也知道秦玉管理着这个慈善基金会,而慈善基金会目前有一百五十万两黄金。

这是西域商人拿出来的,其中三十万两黄金是白家的赔偿,另外一百二十万两都是西域商人们拿出来的一半身家。

其实当中没有一百二十万两黄金那么多,只是为了感谢秦安,西域商人们特地凑出来的。

折合白银那可是一千五百万两。

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别说是建造城池了,就算是一个小国家也能建造了。

所以不管是秦玉的身份,还是他手上那庞大的资金都让他成为这支船队的领头人。

秦安还给秦玉一大堆任务,这些任务有将澳郡所有的土着抓起来,让他们干活。

建造港口,修路,造桥,建造城池等等。

其中有一个任务特别重要,那就是赚钱,赚越多越好,但是要合理合法。

不过秦玉只是民间的领头人,朝廷也派遣了一个领头人,他就是白思起。

其实秦安想过让其他人来当这个领头人,可是担心一群文官想法太多,还不如武

盛世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倒拔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HP)Forgive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谍海无名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春枝缠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金玉满唐继兄不善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乱世种田日常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朕,剩者为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清末土司王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我家娘子太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