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

第十章 秘书监

天才一秒记住【穿越了】地址:chuanyuele.com

第十章

秘书监

明初武将的权力,要唐初武将的权力要大多了。这是制度性决定的。一句话,这下是这么些将领打下来的。即便朱元璋也不能不迁就这些武将。而且武将在战时的影响力,远超过平日。可以打下一座城池,获得的财富权力潜势力,远不是后世的地方官所能想象的。

大半个下是武勋集团打下来的。他们的潜势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朱元璋在勋贵之中的影响力,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高。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刚刚加入义军的时候,在汤和之下。资历并不深。很多缺时权位在朱元璋之上,却列于下位。虽然形势如此,但当真心服?

另外一方面是朱元璋对下苛刻。朱元璋能得下,在于法度森严,为了法度,不惜将爱将胡大海唯一的儿子正法。但是,就好像史记之中的,刘邦的手下,抛家舍业,肝脑涂地,追随刘邦。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吗?朱元璋在打下的时候严苛也就算了,而今该坐下了,你还是这样,就有些对不住老兄弟们了。

总之一句话,而今的大明远远没有到正常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初很多事情,也都可以理解了。

------

朱元璋发现不到一个时辰。今加昨近千份奏疏,已经过了一遍。

这个效率太高了。

他手头只有几十份不能当今决断,明日需要与大臣商议的奏疏。其余的都处理干净了。

这也是因为,虽然宋濂代拟的处置手段,有很多朱元璋不满意。但是宋濂还是有水平的。除却这些不满意的地方。其余很多地方都不错,甚至在有些事情上,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宋濂的处置办法,比朱元璋想得要周道。

如果之前批阅奏疏,是议论题问答题乃是申论,需要思考解决办法。而今批阅奏疏,成为判断题,只需看对错就行了,觉得不对可以打回去了。也可以自己处置。效率自然快了很多。

只是朱元璋还是有些犹豫。因为这毕竟是要分权啊。对于权力成瘾的朱元璋来,从骨子里感觉不舒服。

朱元璋道:“太子,有人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俺设大学士分担政务,就好像今日一般,令各大学士拟票,俺仅仅披红就行了。你觉得如何?”

太子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朱标这一次忽然过来,就是不明白朱元璋忽然间这个举动是因为什么。而今想设大学士分担政务。也算是解开了太子一个谜团。

转念之间,太子就思考起来。这样做好还是不好。

太子思索了好一阵子,道:“父皇,这一件事情关系重大。孩儿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对错。父皇之前刚刚罢丞相,而今设内阁,代父皇拟票,儿臣恐怕将来,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却失了父皇罢丞相本意。”

“但是父皇每日通宵达旦。日夜操劳。儿臣很是担心父皇龙体。这样做,能为父皇分劳。儿臣也是乐见其成的。只是如何定夺,还请父皇圣裁。”

朱元璋微微皱眉,对朱标这番话满意一半。

他满意朱标看出来,这样做,其实是将内阁当成变相的丞相。但是不满意,朱标左右逢源的话。

朱元璋道:“何夕你。你觉得好与不好?”

何夕知道朱元璋想要知道不仅仅是他的意见,还有历史上对内阁制的评价。

何夕道:“陛下,臣听过,胥吏对付上官的一种手段。那就是给上官足够多的事情做,饶精力是有限的。当上官忙于这些事务的时候,对他们的束缚也就少多了。”

此言一出,房间里顿时低了几度。

朱元璋看似一点动都没有,其实呼吸微微沉重了几分。

朱标见状,立即道:“何弟休得胡言?”

“怎么?”

朱元璋语气有些冰冷,道:“皇儿觉得,咱连几句真话都听不得了,何夕,你继续下去。”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能纳谏的皇帝。

倒不是朱元璋死不认错。而是疑心太重,任何人劝谏朱元璋,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从来不是劝谏的内容,而是劝谏的动机。是为谁而来,有什么目的?而在朱元璋眼中,几乎所有朝臣都是不干净的,而实际上,也是如此。能从爬到上面的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谁没有自己的圈子。一旦朱元璋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劝谏,自然是不敢轻易相信。

谁知道,此獠为谁而鸣,为公乎?为私乎?为利乎?为名乎?

而何夕却不一样。

朱元璋知道何夕是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孤家寡人,格格不入。更是带有后世的目光。看人看事的方法,与现在的人不一样。故而他更能听见何夕的进谏。

虽然何夕他被下面官员玩弄于股掌之郑但是朱元璋生气是有,但还没有冲破理智。

朱元璋道:“何夕,你继续。”

何夕道:“陛下想要君相一体,但要知道君权与相权虽然有相侵之处。但下之大,不是一人可治。纵然陛下可治之,然太子可否,太孙可否?故而,陛下选贤任能,同治下,贤者用之,不贤者去之,这才是平明之理。而前朝之体制,本就粗俗之极。远不如唐宋之精致,陛下因而用之,觉不妥,损益之,并无不可。然罢丞相则矫枉过正。”

“为君之道,选贤任能,决大策,辟大疑,提携纲领,定国事。丞相之道,承子之令,行于四方。上佐子,下安百姓。参政知事而已。两者并行不悖。即便废丞相,丞相之权依然在。臣恐沦落于人之手,更有害于朝纲。”

朱标听了何夕的话,顿时有些着急。道:“父皇,何弟刚刚来。不知轻重。还请父皇不知者不怪。”

朱元璋叹息一声,道:“标儿,你觉得父皇就一点道理不讲?”

朱标心中腹诽,暗道:“你有时间就是一点道理都不讲。”

但是这话是万万不出口的。

朱元璋道:“太子,你明从东宫搬过来,在乾清宫附近安置。俺意重设秘书监。你来负责。今后下所有奏疏,从通政司到你手郑你先分类,写节略,一式两份,一份送到俺这里。另外一份送到翰林院,让宋学士代替,给俺拟个章程。送到俺这里。”

他微微一顿,道:“至于何夕,在秘书监挂一个秘书郎吧。”

朱元璋明白,何夕很多话,都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是从后世的历史总结。朱元璋是最看不起阉饶。他万万没有想到,后世太监居然能掌握最重要的批红之权。难不成前宋是与士大夫共治下,我大明是与太监共治下?

这何等可笑?

他既然知道,这个趋势不可避免。即便他不这样做,他的子孙也要这样做。何不将这个制度在他手中完善。秘书监本来就有的,与翰林院一样,是掌管图书的官职。朱元璋之前建国立制的时候,觉得多余就废除了。而今重新设立,就是将秘书监来代替后世太监的司礼监。让秘书监与内阁相互制衡。

当然了,在朱元璋这里并不需要。但是后世子孙却需要。

不管怎么,朱元璋都不能容忍,太监掌握批红大权,这简直是开玩笑。

这已经是朱元璋的让步了。让朱元璋重新设立丞相,决计不可能的。因为君臣之间最基础的信任,朱元璋这里一点也没樱让朱元璋如何愿意将大权分给一个可能是敌饶人?

至于何夕的秘书郎。是让何夕有一个身份待在朱元璋身边。毕竟而今何夕没名没分的。在宫中有些不合时宜。有了秘书郎这个身份。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宫郑也让何夕与太子之间亲近一些。留待后用。

太子与何夕立即道:“儿臣遵旨。”

“臣遵旨。”

从这一刻起,何夕正式开始融入大明了。

------

太子与新任秘书郎何夕,一前一后走出了乾清宫。

太子忽然脚步一顿。道:“何弟,既然父皇让我照顾你,有些话我与你清楚。今日你在父皇面前直谏,我是极其佩服的。但是下一次最好不要这样了。父皇这几年,威严日盛,一言之间,举之上,掷之入地,实在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到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便是我也救不了你。这样的事情,今后少做。即便你真有什么事情非做不可。事先给我打一个招呼。也好让我有个准备。”

太子这一番话,得情真意牵颇有推心置腹之福称得上与人为善,这四个字。

何夕感受到太子的善意,道:“殿下,下官知道了。”

太子道:“叫我大兄。”

何夕道:“是。太子大兄。”

正如朱元璋让何夕称呼他为叔父一样,都是客气话。何夕当面答应,从来不敢真这么样做。

太子道:“父皇只会使唤人。你去休息吧。”

何夕躬身行礼,听命回到之前休息的宫殿了。

小说推荐:《美食:美食系神豪》《赛博朋克:2075》《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锦宫春暖》《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我以神明为食》【华为小说】《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大明公务员》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了chuanyuel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倒拔三国臭县令朕怀孕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家娘子太体贴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春枝缠大宋小农民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清末土司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唐小说家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HP)Forgive乱世种田日常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明风流金玉满唐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带着美女闯三国继兄不善朕,乃万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谍海无名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