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转载请注明来源:穿越了chuanyuele.com
“世子,这边请。”
夜色阒然,韩府管事提灯引着谢琅来到韩府书房内。
“世子在此稍坐,阁老马上就到。”
管事道,并吩咐仆从奉上盏热茶。
“有劳。”
谢琅展袍坐下,环顾四周,只见书房布置古朴典雅,甚至可称得上朴素,唯独窗台上摆着几盆品相名贵的兰花。
不多时,韩莳芳穿着件燕居常服走了进来。
谢琅起身,要行大礼,被对方及时扶住:“不必多礼,我与你父亲已经有许久未见,他身体可还好?”
“劳阁老挂念,一切安好。”
两人坐下,韩莳芳道:“你的来意,本辅已经知晓,你放心,既是你父亲让你过来,此事本辅必定会鼎力相助。”
谢琅没料到对方答应得如此痛快,沉吟须臾,道:“之前是末将失礼,没有及时拜会阁老,还请阁老勿要见怪。”
“这不怪你。
卫氏一手遮天,裴氏横行霸道,许多事,本辅也是力不从心,且朝中素来忌讳阁臣与边将私相往来,咱们不见面,倒是好事。
且以你父亲性情,此刻怕也是万不得已,才教你来拜会本辅。”
谢琅点头。
“阁老明察秋毫。”
韩莳芳叹口气:“户部的情况,想必你已有所了解,各地灾祸频发,战乱频起,四面八方都是要粮的手,本辅眼下虽兼理户部事务,也不过是管着一个空衙门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把本辅撕成八片,户部也拿不出那么多粮食来。
边将们觉得在前方流血流汗,为国奋战,朝廷却连让他们吃饱肚子都做不到,心里有怨气也正常,可陛下又何尝容易。
边将只需对麾下将士负责便可,陛下却是要对天下万民负责。
这不,听说边将闹事,堵了户部衙门,陛下日夜忧思难眠,直接把内库的存粮全部都拿了出来,填补户部的亏空。”
内库,既皇帝私库。
说完,韩莳芳道:“本辅粗略算了下,内库十万石粮食,再加上本辅让韩氏填补的五万石粮食,凑齐十五万石,应当够北境在前线参与作战的十万大军撑过这个夏天。”
谢琅一听,便觉不妥,立刻起身,正色道:“首辅好意,末将与家父心领,然无论如何,北境军粮也不能动用韩氏私粮,否则,家父第一个饶不了末将。
且如阁老所言,朝廷禁止边将与阁臣私相往来,此事若传扬出去,对阁老不利,还望阁老收回成命。”
韩莳芳沉吟:“只是若如此,本辅可就只能给你十万石粮食了。”
谢琅:“十万石,已够解燃眉之困,末将代家父和北境三十万将士谢过首辅大恩。”
语罢,郑重跪了下去。
韩莳芳再次把人扶起,道:“你父亲难得朝本辅开一次口,本辅也是想尽力帮他一把而已,你既更愿周全行事,那此事便这么定了。
只是有一点,你不应感谢本辅,更应感谢陛下。”
“陛下?”
“没错,内库粮食,若无陛下授意,本辅又怎敢全
数拨给你们北境军。
陛下说,‘满朝文武,唯北郡谢氏是朕可倚重之人’。
唯慎,你与你父亲,也莫辜负了陛下对你们的期待。”
谢琅心中已经有些猜测,毕竟解释户部困局时,这位韩相字里行间都不离‘陛下’二字,只是听到这话,仍有些意外,一向不温不火,以老好人著称的次辅韩莳芳,竟是皇帝心腹。
如此看来,皇帝果然不甘心受一味世家摆布,表面羸弱与世无争,实则也在隐忍蛰伏、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想起之前太仪殿中,皇帝抚着他肩膀所说的樊笼之言,谢琅垂目道:“陛下天恩,谢氏必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报。”
韩莳芳欣慰颔首:“谢氏的忠心,陛下自然不会怀疑。
只是如今陛下龙陷于渊,在朝事上并无多大话语权,也并不能为北境争取太多恩惠,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暗中周全一二了。”
“户部批文,这两日就会下来,只是这粮草押送之事,还需低调谨慎进行,否则给其他边将知道陛下单拨了粮食给北境,必然会心生不满。
内库十万石粮食,有五万石已经送到户部粮仓里,剩下五万石还在内库粮仓里。
户部倒是好说,内库那边,本辅会打好招呼,你们直接拿着批文过去便可。”
谢琅:“一切凭阁老裁断。”
出了韩府,裘英和雍临一道迎了上来。
“那位韩阁老怎么说?”
“粮食没有问题,韩莳芳愿意帮忙。”
听了事情经过,裘英亦大为意外:“这么说,这十万石粮食,表面上是户部所批,实际上是陛下借这位韩阁老之手给北境军的。”
“没错。”
裘英见谢琅抱臂靠在车厢上,眸光幽深,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世子在担心什么?”
“我只是在想,韩氏也算上京有头有脸的大世家,这位韩阁老,为何会愿意效忠皇帝,而不与诸世家同流合污。”
裘英:“世家之中亦有清正之臣。”
谢琅却摇头。
“真正的清正之臣,做不了皇帝羽翼。
凤阁三位座主,若论清正,当属江左顾氏家主,次辅顾凌洲。
可皇帝显然并没有对顾凌洲推心置腹,反而更倚重这位韩阁老。”
裘英神色一凝。
“世子这是何意?”
“没什么意思。”
“就是觉得,在这上京城里,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
想要上位,手上就免不了要沾一些不干净的事。
就说新近发生的两桩大案,表面看,都是因为巧合或意外,顺理成章地发生了,可延庆府十多年没有出过问题的堤坝突然被大雨冲垮,文怀良在地神祭那样隆重的祭典上突然发疯,当真是巧合意外么?延庆府的灾情引出了户部粮仓一案,文怀良的失德引出了礼部埋尸案,文氏被逐出上京,卫氏失了半个户部,你说,最后的获益者是谁?”
“你是说——陛下!”
“没错。
以前我觉得皇帝羸弱,不堪重用,如今看来,倒是小瞧了这位陛下。
自毁堤坝,毒害文怀良这样的事,顾凌洲
不会做,也不屑做,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可文怀良当众发疯,令裴贵妃受惊过度,直接失了腹中龙裔。
陛下为了一个礼部,当真会下此狠手么?”
谢琅脸孔半隐在幽暗中,道:“你怎知,这不是一石二鸟之计。”
裘英一愣,旋即明白过来,神色一震。
“陛下他……不想要裴贵妃腹中之子?”
这个可怕念头一起,许多事也跟着豁然开朗。
“难道卫皇后和其他世家出身的妃嫔多年无所出,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么?那赵王萧楚珏又是怎么回事?”
谢琅:“我猜着,是皇帝用来牵制卫氏的筹码。”
裘英叹息一声,道:“难怪总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若有选择,陛下怎么忍心如此,为了与世家对抗,陛下也是不易。”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陛下既有此心志和手段,除掉卫氏、裴氏与姚氏,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到那时,侯爷和谢氏也不必如今日一般,处处受世家欺凌了。”
“但愿吧。”
好一会儿l,谢琅道。
如果皇帝真有斩除世家的魄力和手腕,谢氏阖族不再如上一世一般别构陷蒙冤,他自然也乐见其成,亦不会和上一世一般,亲友尽失,走上那样一条不归路。
三日后,户部批文果然顺利下来。
裘英告别谢琅与崔灏,押解军粮北上。
崔灏和谢琅一道策马往城里走,已到夏日,天气炎热,叔侄两个也许久没有好好见面说过话,崔灏道:“听说西狄王病逝,新王继位后,第一时间修书与陛下,说愿与大渊停战言和,结百年之好。”
谢琅并不意外。
因上一世,也是有这么一出的,西狄在经历漫长的内乱后,终于出了一位统御诸部的新王。
新任西狄王主动求和,大渊正值内忧外患,便答应了西狄求和之情,西京自此彻底沦为狄人土地。
“陛下什么意思?”
“陛下没有发表意见,让凤阁先裁夺,三位阁老的意思是,眼下国库空虚,不如先应了西狄王所请,等来年国库充盈,再发兵西狄,收回西京。
陛下已经允准,过几日,西狄使团便会抵达上京,代表西狄王来同礼部谈议和之事。”
谢琅:“顾凌洲竟也没有反对?”
崔灏无奈摇头:“不是没有反对,是无法反对,户部没有余粮,真开了战,恐怕连青州都要保不住。
再大的屈辱,也只能咬牙吞下去了。
好在此次是新王登基,西狄主动求和,大渊还算占据着主动权。”
“青州的事解决了,西南那边呢?裴北辰讨不到军粮,岂肯罢休。”
“顾凌洲主动从江左军中腾了三万石余粮下来,直接从水路运往西南,虽然不多,但到底解了燃眉之急。”
“江左虽无大的战事,但十万守军,军粮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竟还能有余粮出来。”
小说推荐:《疫病之上》《竞选神明》《开局成为柔弱虫母》【笔记阁】《白衣披甲》《游戏搞到一个亿》【红月小说网】《斗罗:七杀惊绝世》《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奇热小说网】
若兰之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