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穿越了chuanyuel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天后,一架从纽约出发的客机,顺利降落在某座机场内,乘客们收拾好随身物品,登上摆渡车前往出站口。
经过海关检查后,一位发型有些乱的男子拎起自己的行李箱,经过高举着十几个登机牌的人群,径直从候机大厅离开了。
那张明显是中式的面孔很有喜感,大概是许久没有回家的游子,但好像没有亲朋好友可以为他接机,而他也习惯了,令人感觉他非常孤单、可怜。
机场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们四处张望,用敏锐的目光搜寻着潜在的客人,其中一位头发灰白的想必是最为老练的司机,他一眼就在人群之中锁定了那双很有喜相的脸,以不符合年龄的活力快步上前揽客。
“小伙子你要去哪里,不如坐我的车吧,绝对比其他人便宜,而且我开了很多年的出租车,又快又稳从不迷路。”老司机如是说。
以他丰富的识人经验,对方这种年龄的小伙子基本都会有人接机,但这位小伙子不同,是独自一人拖着行李出来,同时也没有东张西望,想来也不是有其他人在外迎接。
而且对方身上的服装款式,一看就是从外国回来的,再加上小伙子的年纪,虽然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大概率是不怎么差钱的,通常不会介意坐出租车回家。
老唐回忆了一下委托人提供的地点,距离机场挺远的,直接坐出租车过去明显划不来,会很贵。
“距离太远了,你能送我去长途汽车站么?”老唐说着有些许口音的中文,询问道。
要是太贵的话,他还是慢慢转巴士去长途汽车站吧……
“呃……也行!”老司机纠结了一下,送完这一趟,刚好可以回去吃个饭,休息一会儿再来。
两人商量好了价格,老唐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坐上出租车等待,司机还打算再找一两个客人,不然这一趟有点亏。
很快,人齐了,老司机发动出租车送客人们前往目的地。
……
抵达长途汽车站,老唐从后备箱里取出行李,进入车站购票上车。
几個小时后,大巴车将他送至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车站,他再打车前往集结地附近。
老唐拖着行李箱走在街道上,抬头寻找着委托人交代的特征点,根据标识建筑判断位置。
过了一会儿,他停在某栋民房门口,伸手敲了敲门,一位黑衣青年出来开门,上下打量了一下,验证对方身份后请他进门,并给他分配了房间。
老唐状似随意地逛了逛,发现已经有好几位比他更早到达的猎人住下了,他找到黑衣青年,打听道:“什么时候能出发?”
“你们几位都是今天来的,还有几位没这么快,大概明晚就可以出发了,最迟不过后天。”黑衣青年耐心解释道,他已经回答了好几遍,基本每一位猎人都会问出发时间。
“都是今天来的啊……”老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们这提供伙食么?没有的话我能不能出去买点吃的?今天还没吃晚饭呢。”
“抱歉,晚餐时间已经过了,您可以自行购买,只要是正常价格,我们会报销的。”黑衣青年略带歉意道。
“对了,路费能报销么?”听见能报销,老唐挠挠头,迫不及待地问。
“非常抱歉,这个没办法报销。”
“哦哦,”老唐感到很可惜,旋即出门找了家便利店买泡面,回到集结地的厨房泡面吃。
解决完晚饭后,老唐回到分配的房间,用手机联系起了路明非,告诉他自己又接到任务了,不过因为保密原则,等到任务结束后才能告诉他具体内容。
……
第二天,这栋处于偏僻地段的三层旧房子逐渐有了人气。从早上开始,剩下的几位猎人也陆陆续续赶来了,最后一位是下午五点左右赶到的。
等到人齐了之后,黑衣青年召集所有人公布任务的详细计划,不过他的表情看起来不太高兴,可能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吧?
老唐站在人群里,望着对方的表情,暗自揣测着他的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计划就这样,很简单,也很困难,”黑衣青年顿了顿,又继续道,“我们会安排接应的车子,只要你们引开守卫后成功逃出来,就可以登上车子离开,委托金审核通过后会立即发放。”
为了方便所有人都能理解,他说的是英文。
“什么时候出发?”
老唐扭头看过去,不远处站着一个黑皮肤的男人,他的性格似乎有点急躁,看起来是从非洲来的,不知
道这家伙的运气怎么样。
“今晚,到时间我会再次通知你们的,希望伱们不要睡着了,”黑衣青年解释一句,又带着猎人们前往一楼某个小房间领取装备。
特制迷彩服、防弹衣、夜视仪、两颗烟雾弹、包含绳索的多功能工具套装,老唐低头看着自己领到的装备,脸色略微有些诧异。
这些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运进来的,而且质量貌似也挺不错,干净得就像刚刚生产出来的,这次的委托人实力背景有点厉害啊……
装备上面是全英文标识,而且没有具体商标,绝对是外国某个厂子里私人定制的。
“这些全部是免费提供的,不论有没有消耗,任务结束之后归你们。”
听到这话,老唐惊讶了一瞬,又很快反应过来,防弹衣和烟雾弹肯定是带不走的,安检八成会拦下来,多功能套装里面的大部分东西也一样。
送不送基本没有区别,顶多带上迷彩服和绳索之类的,可是这些又不值多少钱。
老唐带着少许失望回到房间,对着装备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什么问题。
……
夜晚渐渐降临,幽深的黑暗笼罩了江面,一艘渔船亮起射灯刺穿夜幕,光柱照在水面上,泛起一阵波光粼粼。
伴随着几道入水的扑通声,下潜任务又一次开始了。
“公元2009年10月30日,夜晚,风力五级,摩尼亚赫号再度于三峡水库下锚,江浪较小,设备正常,我是船长曼斯,这是本次出航的第五次船长日记。”
按照惯例记录了今天的情况,曼斯教授扭头看向负责救援的c组,两位临时专员身边摆放的水肺气瓶多了几个。
随着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仅仅两个小时的氧气储备显得不太充裕,中途赶路就得花费很长时间。
因此,在征得执行部同意后,他们决定增加探索时间和氧气瓶,由c组下潜提供援助。